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近来在讨论青年心理问题中,涉及自我意识时,出现几种值得注意的倾向:一是搬用西方心理学中的看法;一是不加分析地反对涉及这个问题;一是对此采取回避的态度。这几种倾向都不利于正确研究和了解青年心理特点。必须按马列主义观点理解自我意识,才有利于正确探讨青年心理问题,并且只有从正确理解自我意识出发,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措施,促进青年心理的健康发展。自我意识这个术语,在一种情况下是指人能够觉察或意识到自己心理活动的过程;另一种情况下是指人所意识到的自己的心理活动内容及其特点。这两者实际上是不可分割的。用自我意识这个术语所说明的上述现象,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事实。前述第一种错误倾向的人,虽然承认人有自我意识,但却热衷于按康德或詹姆士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5至8岁儿童时间知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儿童的时间知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特点?经历哪些主要阶段?这是发展心理学要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国外,斯迈思,戈德斯通(E.J.Smythe,1957, S.Gold-stone,1958)等人曾研究过6—14岁儿童对以秒计的主动时间估计和被动时间估计,认为8—14岁儿童对短时间的估计比较准确,时间观念已渐趋稳定,并能利用有关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問題 关于时間知觉的研究很多,而与年龄特征有关的文献不多。爱尔金曾研究儿童对时間間隔的估計,认为这种估計常不准确,随着年龄的增长,平均誤差減少30%。他还提到,沙巴林观察Ⅰ—Ⅶ年級的学生时发現,这些学生对1′,5′,10′,15′的时間間隔的估計,随着年龄和年級的增高,变得愈来愈确切。柳布  相似文献   
4.
概率论是数学中描述“机遇”现象的一个分支,导源于十六、七世纪关于博奕的推测。本世纪来,对于飘忽不定现象的概率性的描写已渗入许多学科以及科学技术的每个分支。概率的知识已成为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国小学数学开始渗透了概率统计思想,一些中学的实验教材也适当增添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简单内容。但中学生掌握概率概念的特点,小学生甚至学前儿童可否接受初级概率知识,则未见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了对我国十个地区959名7—12岁儿童的协作研究结果。探讨了儿童在认数、数序和系列、数的组成、运算和应用等四个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儿童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中知识学习与数概念发展的关系、发展的过程、环境的影响、发展的阶段性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也谈到了协作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6.
問題 小学一年級儿童初学算术时,相当普遍地发生減式当加式或加式当減式的錯誤。不克服这一現象不但影响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而且使一些习題不能发揮应有的练习作用。 梅欽斯卡娅研究儿童运算的錯誤时,曾經指出这种现象是“运算的定势”,这与“对习題的理解沒有完全分化有关”,与“选择性的”只“感知数而不注意符号”有关。她主要是根据各年級儿童計算各种式題的錯誤而得此結論,但对儿童感知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几何知识是从空间关系上阐明事物的内部规律,是儿童掌握数学知识的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对儿童面积概念的发展做过较多工作,国内也有人验证或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儿童面积等分概念发展的实验研究。面积等分概念是几何知识的一部分,它包含面积与等分两个方面,儿童掌握面积等分概念,包括形与数两个方面。他们必须从面积概念、等分数、等分面积等的形和数的知识关系上来认识。在日常生活中儿童已经获得了一些面积等分的常识,但是,达到真正掌握科学的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在1979年末成立后,全国各省市普遍大力开展心理科学普及活动。为了检阅将近两年的工作成果,总结和交流经验,表扬优秀科普作品及先进事迹,并讨论进一步协调全国性与地区性的心理学普及工作,去年9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了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全国委员及代表到会的有四十个单位四十九名。会议由普委会晋劲敏副主任主持。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