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兴贵 《心理科学》2000,23(4):484-485
1 引言  自 1 965年 ,里伯 (Reber)发表了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一文以来 ,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工作者对其展开了系统的研究 ,这些研究涉及认知、情感、技能的各个领域。分别从不同角度证实了内隐学习及内隐知识的存在性、有效性、广泛性和相对独立性。内隐学习的研究对认知学习理论以理性思维为中心的外显学习的理论既是一个挑战 ,又是必要的补充。这为人们从多维角度看待学习的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我们认为 ,人们存在着本质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作用的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外显学习和内隐学…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   总被引:41,自引:1,他引:40  
张兴贵  何立国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
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已有的生活满意度量表,通过访谈、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构建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了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量表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后表明:生活满意度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构,包括2个层次和6个维度。  相似文献   
3.
张兴贵  郭扬 《心理科学》2011,34(5):1151-1156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南京、成都、长沙及广州266名企业员工有效样本的测查,考察了员工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特征变量上的差异,探讨了工作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发现不同年龄、学历、企业所有制、行业和工作岗位的员工的幸福感水平差异显著,人口学变量和工作特征对幸福感有交互作用。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压力、学历和工作类别变量分别直接影响幸福感,年龄和学历还通过工作压力间接影响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通过对379名初中、高中和大学生样本的测查,考察了青少年学生大五人格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外倾性是正性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神经质是负性情感稳定有力的预测指标,严谨性与生活满意度具有明显正相关,这三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与国外已有的结论一致;开放性、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关系并没有验证Costa和McCrae(1982,1991)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不同文化背景中大学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兴贵 《心理科学》1998,21(5):470-471
1引言成就动机是在面临有压力的情境时,个体以内外在优秀标准要求自己,力争使活动取得成功的动机。它对于个人事业成功、社会的发展进步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追求成功、避免失败虽然是人类的普遍需求,但是,象任何一种人格特质一样,成就动机也深深打上了文化环境的烙印.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主体成就动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成就动机取向,即个体成就动机的倾向与特点上。台湾学者余安邦、杨国枢(1982,1989)认为,人们成就动机的差异可因文化特质的不同而划分为两种类型,即个我取向与社会取向.西方人主要表现为一种个我取向…  相似文献   
6.
论内隐认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的认知活动是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的统一,该文论证了内隐认知过程的存在性、普遍性、有效性,相对独立性,并就内隐与外显认知过程的关系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做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7.
严标宾  郑雪  张兴贵 《心理科学》2011,34(2):471-475
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我控制、抑郁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 自我控制和抑郁都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时具有中介效应;(2) 抑郁与自我控制相互作用调节着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在其中起着中介影响作用。采用EQS5.7b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果。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人格现代性的城乡差异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台湾学者杨国枢等编制的多元人格现代性和多元个人传统性量表为工具,对来自湛江城乡的300位初二、高二、和大二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主要以现代性人格为主,人格的现代性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及受教育水平间的差异.就性别差异而言,男性较女性更为传统,而女性较男性更为现代;随着年龄和受教育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人格传统性降低而现代性增强.在人格传统性上,性别与家庭所在地存在交互作用,乡村女性的传统性高于城镇女性,而城镇男性的传统性高于乡村男性.  相似文献   
9.
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兴贵  郑雪 《心理科学》2002,25(6):744-745
1 引言人格在心理学史上是唯一建立在几个不同的范式之上的领域。目前西方人格心理学正处在历史上最活跃的时期 ,不仅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依然活跃 ,而且产生了新的研究范式。本文就该领域的新近动态做一概览与述评。2 人格心理学经典范式的地位及新进展  心理分析、特质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是人格研究的传统范式。近年来 ,这四种范式都已扩展了各自的领域。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是新繁衍出的范式。2 .1 心理分析在众多的反对声中 ,心理分析的范式已经由轮椅上的沉思进化为一个实证的研究领域 ,尽管各派人格理论家对人格的描述和…  相似文献   
10.
张兴贵  熊懿 《心理科学》2012,35(2):424-429
人格研究对任何层次的组织行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量元分析都显示了人格特质对工作动机、工作绩效、员工幸福感、压力与应对、团队效能、冲突与谈判、权利与政治、领导以及反组织行为等组织行为指标具有良好的预测力。但是人格研究在组织中的应用因为人格测验的效度和被试在测验中“作假”而饱受争议和批评。人格理论的拓展及其跨文化的适用性,人格特质的负面作用以及结合组织情境的动态研究都是今后研究值得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