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提取练习效应揭示了提取对记忆保持的关键意义;学习时间分配的有关研究表明提取练习效应的大小可能与材料难度有关。两个实验探讨了提取时间与材料难度对提取练习效应的影响:实验1采用2(提取时间:短,长)×2(材料难度:容易,困难)的混合设计,5分钟后测查记忆保持水平。实验2采用类似设计,将最终测试间隔延长至24小时。结果发现,⑴ 延长提取时间均提高了记忆成绩和记忆保持率。⑵ 即时测试条件下,提取时间较短时,不同难度材料的记忆成绩差异不显著;提取时间较长时,困难材料的记忆成绩高于容易材料;困难材料的记忆保持率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均高于容易材料。⑶ 延迟测试条件下,无论提取时间长短,困难材料的记忆成绩及保持率均高于容易材料。研究表明,延长提取时间对提取练习效应的影响受材料难度的调节;情境背景和必要难度是解释该调节作用的可能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2.
语义预视效益(SPB)对于揭示阅读中读者能否从副中央凹提取高水平信息具有重要意义。关于SPB的产生机制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同时操控预视词的合理性和语义相关性考察了二者对汉语阅读中双字词SPB的影响。结果发现,合理性主效应显著,合理预视下目标词的注视时间显著短于不合理预视;语义相关性主效应不显著,未发现二者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语境匹配假说,进一步说明了汉语阅读中预视词的合理性对SPB的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增量呈现文本范式操纵预视类型,并同时操纵目标词语境预测性,考察了预视对词汇加工中早期语境预测性效应的影响。实验1发现预视类型和语境预测性不存在交互作用。无论有没有预视信息,语境预测性均对早期词汇加工产生了影响。实验2采用※预视创设了更接近自然阅读的文本呈现模式,再次发现语境预测性效应不受预视类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语境预测性对阅读中词汇加工的影响并不依赖于与目标词相同的预视信息,在没有预视信息情况下同样会表现出语境预测性对词汇加工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认知加工机制随年龄变老只发生了量变还是也产生了质变, 是毕生发展研究领域的重要问题。要进行有效的语言处理, 读者必须结合已有的经验知识和当前语境对即将出现的信息进行预测加工。因此, 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回答老年人阅读中预测加工机制发生了怎样变化, 即预测误差成本是如何产生的。研究拟采用眼动脑电同步记录技术, 在自然阅读过程中实时获取语言处理的行为和神经指标, 聚焦老年人预测误差成本的产生机制, 主要从副中央凹视觉、工作记忆负荷及语言能力三方面解释预测误差成本产生的原因。研究成果对构建汉语阅读的毕生发展模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