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128导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19名正常被试在言语、峰鸣声和音乐刺激上产生的脑电早期外源性成分N1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发现,在音素条件和蜂鸣声条件下,左侧额叶N1波幅显著高于右侧。偶极子溯源分析发现音素条件和蜂鸣声条件下的偶极子都位于左脑额叶,而音乐条件下的两个偶极子位于右脑额叶。证明范畴属性对信号加工大脑半球优势的影响在加工的早期就开始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和多重分离程序,以瑞文高级推理测验为实验材料,对内隐推理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1对包含测验与排除测验中正确猜测的期望概率进行了估计;实验2采用公式P1=Pc∪PA∪R1和PE=PC^-∩(PA∪RE)对外显推理和内隐推理的贡献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存在显著的外显推理和内隐推理效应。  相似文献   
3.
鲁忠义  张亚静  邵一杰 《心理科学》2006,29(1):84-86,7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学校三类群体(初中生、大学生、教师)的阅读信念(reading belief)对记叙文意义建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学校三类群体对记叙文的意义建构不同:在表层信息上,教师和大学生显著优于初中生,教师和大学生之间水平相当;而在整体理解上,教师显著优于大学生和初中生,而且大学生也显著优于初中生;(2)在初中阶段,传递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3)在大学阶段,互动信念对记叙文意义建构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鲁忠义  张亚静 《心理学报》2007,39(5):768-776
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负责加工和存储语音信息。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以正确数和反应时 为指标,汉语语篇为阅读材料,探讨工作记忆中的语音回路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采用发音抑制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实验二采用无关言语的范式,结合错误干扰考察了语音回路中的语音存储装置对汉语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1)通过发音抑制和无关言语的方法证明,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和语音存储装置在汉语阅读理解中起着重要作用。(2) 字音和字形都影响汉语的阅读理解,但字形比字音起着更大的作用,而且它们的作用机制也不相同,字音直接进入语音存储装置,而字形要经过字音的转换进入语音存储装置。(3) 词频与语音回路有密切关系,语音回路中的发音复述装置的作用在高频词上有明显的表现。(4) 词频与字形、字音也有密切关系,在低频词的条件下,字形的作用大于字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国洪起特大合同诈骗案件作为研究基点,引入优势犯罪理论的分析工具,尝试对此类犯罪的刑事归责机制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对优势犯罪的一般原理进行阐述,指出优势犯罪是一种对于在资源分配关系中优势地位的滥用行为.本文重点对于优势犯罪的刑事归责机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公正优先、注重主观恶意和适当兼顾效率的三个原则.本文还以优势犯罪原理为视角,对国洪起案件进行了分角度的探讨,论证案件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