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世纪以来 ,随着人文思潮的发展 ,生活本体日渐成为中国和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 80年代中期以后 ,此问题在国内学界倍受关注 ,以至被人们称作本体论的“复兴”。本体问题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 ,它的“复兴”表征着现代社会生活以及现代文化正在发生着深层的、体系性的变迁。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巨变时期 ,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本体思想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本体具有深刻而透彻的把握 ,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见解根本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视野中的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体而不是西方二元文化语境中的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周易大传》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思想,它以人类生活的世界为研究对象,以现象(有)与本体(无)的关系为基本问题,以变易的思想为核心,以虚静的体悟思维为思维学基础,构建起了中国古典文化思想的骨架,对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到今天也一直延绵不绝。我们只有超越西方二元语境,以本土化、民族化的文化目光审视它,才能做出正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易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心与物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奖学思想则以生生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现代人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4.
执行功能是对目标指向活动进行信息整合和控制调节的一系列认知能力,在学前期发展迅速。研究使用执行功能任务组软件考察了210名3~6岁儿童(6组,组间年龄跨度6个月)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工作记忆、抑制控制和认知灵活性)的发展特征。结果表明:(1)随年龄增长,3~6岁儿童执行功能呈上升趋势发展,4岁左右为抑制控制与认知灵活性的高速发展期;(2)执行功能各子成分发展不同步,抑制控制最快,工作记忆最慢;(3)各子成分间呈中度正相关。结论:3~6岁执行功能能力发展迅速,但各子成分的发展进程并不一致;幼儿阶段执行功能测试的年龄分组最好精确到6个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