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交通系统的复杂化,行人安全受到的威胁日益增加。本文以行人穿过马路的心理步骤为切入点,对行人观察感知、判断决策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在观察感知方面,主要分析了观察内容、策略及注意失误的原因,在判断决策方面,介绍了内部心理机制中相关的理论模型,包括效用理论、计划行为理论,以及具体行为机制中的可接受间隙理论,并重点分析了具体行为机制里闯红灯行为的影响因素。最后,本文提出了行人过街的认知心理模型,为以后的行人研究提供理论借鉴,为交通安全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行人过街时, 因使用手机而造成的伤亡事故持续增长。过街时使用手机对行人信息加工、行为及安全均会产生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手机的行人, 在场景知觉阶段注意范围更狭窄, 在外周视野的注意力明显下降; 过街决策阶段, 更容易错过过街机会或做出更有风险的决策; 运动控制阶段, 使用手机会改变行人步态, 降低其动作稳定性。以上效应还受到行人使用手机方式的调节, 但综合看来, 手机分心提升了行人过街风险, 更容易造成过街事故。最后, 通过建立手机分心对行人过街中信息加工及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 指出未来研究应评估手机分心如何影响行人听觉信息的获取, 以及间隔接受决策的子过程, 从而为后期有针对性地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自动驾驶汽车要进入人车混行的普通道路, 需确保与过街行人之间的交互安全和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 高等级自动驾驶汽车往往在车辆外部装置显示设备, 即外部人机界面(eHMIs)以和行人沟通信息。在具体设计上, 已有研究主要采用文字、图形、投影等视觉沟通形式, 传达车辆状态(是否在自动驾驶模式)、意图和对行人的过街建议等沟通信息, 并在真实路段实验、虚拟场景及实验室实验等情境中评估了界面的使用对行人过街意向、速度和准确性等指标的影响。然而, 以行人为中心的外部界面设计需系统地支持行人过街决策前各阶段的信息加工需求。因此, 我们结合行人过街决策过程和情境意识理论, 提出行人与自动驾驶汽车交互中的动态过街决策模型, 从行人认知加工视角评估各种界面的沟通效果。评估的结果启示, eHMIs应促进行人对车辆信息的感知、理解和预测。在感知阶段, 应采用多种类型界面、多呈现载体相结合, 增强信息的可识别性。在理解阶段, 需结合文字说明、合理选择沟通视角、信号标准化和培训提高可理解性。在预测阶段, 应结合车辆内隐运动信息, 帮助行人快速准确获取车辆未来行动意图。更重要的是, 未来研究应关注在多行人、多车辆混行情境下的信息沟通设计及其对行人的影响。理论方面, 未来研究也需要关注外部界面如何通过自下而上的通路影响情境意识和心智模型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变化视盲(change blindness)现象,也称变化盲,是指视觉情景中人们不能觉察到某个事物变化的现象。研究以驾驶员为主体探讨了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变化视盲现象。首先,从场景变化特征和驾驶员特征两个方面综述了影响驾驶员变化视盲的影响因素;其次,结合影响因素与变化视盲的特征理论建立了驾驶员变化检测的认知过程模型;最后,在模型的基础上,讨论了提高驾驶员变化检测能力的实际意义和潜在措施,并对未来有关交通安全变化视盲的研究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