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欣  康廷虎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3):727-730,734
利用调查问卷法对152名大学生就英语学习中的认知因素(以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为核心)和情感因素(以成就动机和学习意愿为核心)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继而通过多元回归方法与路径分析技术,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意愿、成就动机、学习风格与英语成绩之间具有显著性相关,而学习策略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学习风格作为中介变量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学习意愿与成就动机通过学习风格而问接地作用于英语学习绩效。  相似文献   
2.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13,36(2):279-283
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尚处于验证和探索阶段,基本上还集中于对一语和二语的语义违例与句法违例反应的比较,更缺乏动态的二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研究。仅就二语语义加工而言,所得结果充满矛盾,这可能与二语习得年龄有关。就二语句法加工研究而言,二语学习者显示出依赖于二语学习年龄的不同模式。同时,二语的句法加工过程依赖于二语和一语的相似性与相异性。其深层原因可能意味着存在一语和二语之间的句法通达问题。为此,应当系统考察语义通达程度和句法通达程度的系统变化对二语加工加工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同时应开展以某种语言(如汉语)的母语者其二语(如英语)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和以前者的二语(如英语)母语者为被试开展以前者的母语(如汉语)为二语的句子加工认知神经机制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2):225-233
针对晚期二语者句法加工能力的发展普遍存在困难这一现象, 近年来采用以ERP为核心技术的脑认知研究发现, 二语者的二语熟练度、一语和二语间具体的句法结构的相似程度、以及以工作记忆为核心的个体认知能力等因素起着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调节作用, 并且形成了浅层结构理论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的句法加工与母语者有着本质差别的“定性说”与统一竞争模型所主张的晚期二语者和母语者在句法加工上没有本质差别的“量变说”两种理论分野, 二者的分歧集中表现为晚期二语者能否最终形成类母语水平的二语句法加工模式。为此, 需要开展以三个因素如何交互作用为主体的跨语言(二语与一语性质的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句子理解的心理机制研究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06,29(4):1010-1012
在回顾传统的反应时范式下的句子理解的研究发现及其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各种研究范式的优劣,进一步阐述了ERP研究范式下的新发现与新的理论分歧,检讨了ERP研究范式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常欣  赵登明  王沛 《心理科学》2007,30(1):145-147
通过回顾与总结CAI英语阅读教学程序由普适化向具体阅读技能转化的发展历程,总结了英语阅读中最重要的能力、技能和主要应解决的问题,阐述了CAI程序对于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果:发现相关的CAI程序有五大范畴。最后就教学语言、课程设计、教师对CAI程序的运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常欣  张国礼  王沛 《心理学报》2009,41(6):471-480
操纵不同违例类型(语义单违例、句法单违例、双违例)及不同的违例词位置(句中、句尾),运用ERPs技术初步探讨了中国大学生二语(英语)学习者英语简单句的心理加工过程。结果发现,中间句法单违例诱发了早期左前负波(ELAN),句尾句法单违例引发了正波(P600)。句尾语义单违例诱发的负波(N400)波幅显著大于中间语义单违例。即存在违例关键词的位置效应。较之单违例,语义-句法双违例诱发的N400与P600波幅变化呈非对称性。语义-句法双违例句诱发的P600波幅大于句法单违例句;语义-句法双违例引发的N400波幅均小于语义单违例句。这说明句法与语义加工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句法加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语义加工的影响,句法加工对语义加工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常欣  王沛 《心理学报》2013,45(7):773-782
选取二语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两类中国大学生被试,共40人(27女,13男),年龄为20~29岁,平均年龄23.88岁。采用ERP技术,以直译型英语被动句和意译型英语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比较无违例、―句法违例句1‖(动词过去分词形式错误)、―句法违例句2‖(动词过去分词错误用为动词原形而造成的句法违例)以及―句法违例句3‖(动词过去分词误用为动词现在分词形式)条件下的行为数据和ERP多维数据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二语熟练度和语言间句法结构相似性对汉-英双语者英语被动句句法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练者的反应时和正确率整体上优于中等熟练者;难易度不同的句法错误信息会直接影响被动句的加工,对明显有错误的句法信息的反应速度最快,―正确的局部句法信息‖反应时最长。对明显有错误的句法信息的正确反应率最高,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最低。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引发的P600最大,无违例条件引发的P600最小;高熟练者对最根本的句法结构的错误信息引发最大的P600效应,中等熟练者的P600效应未受不同句法错误信息的影响。行为指标支持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意译句反应慢、正确率低。并且此效应在中等熟练者身上表现更加明显。但是脑神经活动模式未表现出句法结构相似性效应,说明二语熟练度在英语被动句加工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在教学设计中,认知负荷理论有助于激励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使之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绩效。认知负荷理论主要依赖于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为核心的认知结构的支持。工作记忆包括相对独立的视觉、听觉信息加工单元,同时又与容量较大的长时记忆共同承担着对信息的贮存与理解。根据该理论,可以通过把多个信息单元编码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或通过自动化加工规则,或使用多媒介(多感觉通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法来设法规避工作记忆的有限性。此文总结了可通过样例学习增加适当的认知负荷的教育技巧,样例一精细化训练对于降低认知干扰及超负荷的影响,样例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的影响,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原则,以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研发的教学设计在各方面业已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14,37(6):1328-1332
采用英语所独有且非常重要的句法结构——被动语态作为语言材料,选取某些可以在句子中的词汇顺序基本没有变化的情况下转换为汉语句式(汉语“被”字句)的“直译型”被动句以及必须根据其意义进行句式转换方能形成相应的汉语句式(汉语主动句)的“意译型”被动句作为实验材料,探讨了在动词语义复杂条件下二语熟练度(包括晚期中等熟练者和高熟练者)对被动句加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熟练者正确率均高于中等熟练者,说明在动词语义复杂的情况下熟练度依然可以预测英语被动句实时加工的程度和水平。此时,语义违例的正确率最高、反应时最短,句法违例句则与之相反。双违例引发的N400效应显著,正确句和句法违例均未引发负向的N400;高熟练者P600的波幅明显高于中等熟练者,句法违例和双违例引发的P600效应最显著。行为指标支持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直译句反应快、正确率高。ERP数据则得出了与之相反的结果:直译句比意译句诱发出更大的N400效应,意译句则引发了较大的P600。上述结果进一步说明二语熟练度对语言间句法加工相似性效应具有很强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常欣  白鹤  王沛 《心理科学进展》2017,(9):1469-1478
抑制控制、语言熟练度、任务相关因素和工作记忆容量是双语者语言切换代价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抑制控制抑或语言熟练程度何者主要调节着双语者的语言切换代价成为抑制控制模型和语言特异性选择模型争论的焦点。为此,未来研究需要在二语习得年龄与语言使用情景等因素是否影响双语者的控制机制、语言切换代价与任务转换代价的本质是否相同、语言切换代价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及其认知可塑性等领域予以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