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语境对语言研究的影响众所公认,语言是人们的交际工具,并且人们的一切语言交际活动总是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进行的。语言学界称这种语言交际环境为语境。语境既包括语言因素,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也包括非语言因素,如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交际对象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我们可以称前者为“小语境”或“近语境”,称后者为“大语境?或“远语境”。语境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不同的语境规定了交际的不同类型和方式,所以语境对话语的语义和形式的组合及语体风格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分析研究任何语言现象都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若离开语境,把一个语言片断孤立起来作静态的分析,往往很难确定这个语言片断真正的结构价值和意义,现代语言学的研究不再满足一个自足系统的研  相似文献   
2.
鲁迅曾提出文章的语言要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实现这“三美”是书面语言的最佳表达效果。其中的“音美”就是指语言的声律美,我们在讲话或写文章时,必须讲究语言的声律美,即注意语言的音韵和谐、抑扬顿挫、跌宕中节。古今中外的文学家都非常重视语言的音律美。我国清代桐城派古文家姚鼐说:“文章之精妙不出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汉语中,词的音、义、形一般来说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每个词都有自己的音、义、形,否则,就会引起词汇的混乱,这样就不能成为社会交际工具了。但是,当词与词组合成语句时,各词的音、形、义之间,往往会出现各种异同不一的矛盾。尤其是汉语词的词形在书面语中就成了汉字,又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在词的词音、词义和词形之间,发生异同不一的矛盾就会更大些。然而,各词间的音、义、形的一致和各词间的音、义、形不一的矛盾是辩证的。这三者间的矛盾引起同异的分歧,在词典中往往形成极为复杂的局面:出现大量的  相似文献   
4.
句子是人们交际过程中的基本使用单位。一个句子的语义,就是说话人通过句子这言语片断所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句子的语义信息往往是很复杂的,比如有基本意义,有附加意义;有词汇意义,有语法意义;有理性意义,有指称意义;有字面意义,有言外之意等等。这些不同的句义都是由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负载,因此,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平面上对句子的语义进行词汇的、语法的语用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一般认为,语序就是指句子中的语词按一定的语法关系组成的排列顺序。语法研究语序,总是把句子分出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进而研究一个个句子可能具有的不同句法形式及其不同的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是把语序看作一种语法手段,并且在句子结构范围内进行静态的研究。吕叔湘先生1990年5月在给上海召开的“第二届现代语言学现代汉语语法研讨会”的贺信中说:“我们的语法研究是不是太偏重静态研究,忽略了动态研究。我说的静态研究指的是语句的分析,成分的归类等等。我说的动态研究指的是句子内部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制约;一个句子可以怎样不变内容(或基本不变)而改变形式;某一句式适用于哪种环境(上下文及其它),环境有某种变动的时候,句式要不要随之变化,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在句子中一般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例如“人”的词汇意义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它的语法意义则是名词,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定语、宾语等.但是当它进入具体的言语活动后,“人”所具有的语义往往是非常丰富、又非常复杂的,不能单从“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去理解,而要联系它所处的具体语言环境。例如: ①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②这件事办不好你可别埋怨人。③这是给人捎的东西,请带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