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引言南怀瑾先生认为,佛法是可以由智慧而寻思求证得到的真理。凡是佛学理论,有此理,就一定有此事,是事理合一的。佛家所说的形而上和世间万有的理论,都可以用科学的实证方法从人人身心性命上去实验证得。所以佛法不只是一种思想论辩,实乃超科学、哲学之一大实验事。...  相似文献   
2.
宋道发 《法音》2007,(6):41-45
历观今日的学佛朋友,每每对神通之事津津乐道,对显示神通者趋之若鹜,大有凭神通以判凡圣,求神通以为解脱之势,此为学佛之迷途,决非佛法之正  相似文献   
3.
宋道发 《法音》2000,(3):29-35
引论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因避英宗旧讳,改名敦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世称濂溪先生。著作今存者有《太极图说》及《通书》等,后人编有《周子全书》传世。后世之鸿儒硕学,皆奉周敦颐为道学之祖。宋明理学始自周敦颐,亦为今时学界之定说。 关于周敦颐思想之渊源,明代黄绾所说颇值得玩味。他说:“宋儒之学,其人门皆由于禅。濓溪、明道、横渠、象山由于上乘;伊川、晦庵皆由于下乘。”[1]黄百家则更述周敦颐师事鹤林寺僧寿涯及从东林常聪(总)禅师习静坐等事[2]。周敦颐亦…  相似文献   
4.
清净为心皆补怛慈悲济物即观音———观音感应初探宋道发提起观音菩萨,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人们每当灾难临头,陷于绝境,于无可奈何之际,便会想起求这位大菩萨保佑,且多有应验,这就是观音感应。其在佛教的感应现象中为数甚多,在佛教中的作用也甚大。本文...  相似文献   
5.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对此跌荡多姿、异彩纷呈的复杂历史过程,由于印度人历史观念的淡薄,罕有详尽系统的历史记载。两汉之际,佛教传入我国,与我国的儒道思想经数百年的排拒融汇,至唐代,终于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变革,奠定了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间宗教有着久远的历史和繁多的教派 ,其思想极为复杂 ,不可一概而论。但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各个教派不免相互影响 ,于是形成了具有共通性的思想特质 ,如“三阳劫变”说。本文即重在考察“三阳劫变”说的内容、思想来源及其流行的思想背景 ,希望借此厘清“劫变”说与佛、道二教 (主要是佛教 )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