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们往往较多地关注皮亚杰的儿童发展理论在教育上的指导作用,而对于皮亚杰理论在科学方法理论上的观点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则重视不够。实际上,要真正理解皮亚杰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必须从了解这一理论的认识论入手。本文对皮亚杰的科学方法论思想及其在教育上的意义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
佟月华  宋尚桂 《心理科学》2008,31(2):375-379
本研究以90名学习障碍儿童和90名一般儿童为对象,采用表情图片和情境故事法,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特点.研究发现,学习障碍儿童在情绪理解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具体表现为:(1)表情识别能力差;(2)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水平低下;(3)混合情绪识别较差;(4)情绪原因理解落后;(5)情绪隐藏理解较差;(6)情绪改变理解水平低下.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90名学习障碍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学习障碍儿童情绪理解与同伴接受性和社会行为的关系,比较情绪理解不同成分对同伴接受性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情绪理解不同成分对学习障碍儿童同伴接受性和社会行为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1)基本情绪识别和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是学习障碍儿童同伴接受性的最佳预测变量;2)自我意识情绪识别和表情识别是学习障碍儿童问题行为的最佳预测变量;3)自我意识情绪识别、情绪内部原因理解、情绪隐藏理解、情绪改变理解和情绪外部原因理解是学习障碍儿童社会能力的最佳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36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与亲子依恋、因果取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良好的亲子依恋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形成,使大学生更可能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避免同一性扩散。除直接影响外,亲子依恋以因果取向中的自主取向和非个人取向为中介对同一性状态产生重要的间接影响,从而揭示了亲子依恋对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挥影响的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170名二、四、六年级小学儿童为对象,运用情境故事法,从情绪状态理解、情绪原因理解和情绪调控理解三个维度探讨其情绪理解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小学儿童情绪理解的发展是一个平缓而渐进的过程;小学儿章能够对情绪原因做出情境性解释和心因性解释;小学儿童情绪状态理解和情绪凋控理解性别差异不显著,六年级女生情绪原因理解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小学儿童情绪理解成分的发展具有层次性.  相似文献   
6.
国外儿童社会技能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十年代初期,随着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的兴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开始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运用训练方法帮助儿童提高社会技能水平。许多学者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十多年来,在儿童社会技能的理论研宄和训练计划研究两大领域内均取得了许多成果。同时,也有愈来愈多的研究成果在教育实践中推广运用。目前,有些美国中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