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助推爱心:利用默认选项促进捐赠行为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宋官东 《心理科学》2005,28(5):1174-1179
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和现场实验的方法检验了默认选项的助推策略是否能够促进慈善捐赠行为。结果发现:(1)相较于把被试费的“保留选项”设置为默认,把“捐献选项”设置为默认时,被试捐献的概率和金额更高;(2)在多个捐款选项情景中,默认选项的设置总体上提高了默认选项被选择的概率;将最大金额选项设置为默认选项有助于提高被试平均捐赠额。这些发现表明,应用默认选项的助推策略能够有效促进人们的捐赠行为。本研究结果对减少募捐成本、提高募捐效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对从众行为的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1前言从众(conformity)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个团体心理学名词,从众也称遵从。对从行为的研究要追溯到Sherif(1935)“游动效应”的实验和后来Asch(1951)关于这一行为的经典性研究。多数人认为.从众即“随大流”,它是指个人在团体中因受到团体的影响和压力,使其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倾向于与团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产生这种心理现象的原因是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社会压力与团体压力,使人们产生符合社会要求与团体要求的行为与信念.显然在这里将从众的外因归结为社会或团体的压力;Corsini(1984)认为.从众现象可能…  相似文献   
3.
宋官东  杨志天  崔淼 《心理科学》2008,31(1):249-252
分析了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被试的心理行为特点;阐述了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中被试行为的多重性质;揭示了服从是"主体在特定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客体提供的社会信息的概括、判断和推理,为寻求奖赏或免受惩罚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的本质;提出了服从行为"期望理论"的数学模型和服从行为转化的基本历程函数图.  相似文献   
4.
遵从行为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官东 《心理科学》2004,27(3):657-661
本研究根据遵从行为反映沦的观点,通过对576名在校大学研究生和本科生“关于对‘非典’时期学校实行‘封闭管理’规定的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遵从行为在积极的行为目的、行为归因、意志过程和情绪体验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2)服从行为在消极的行为目的、行为归因、意志过程和情绪体验四个方面具有内在的一致性;(3)遵从行为和服从行为在意志过程和情绪体验反应的程度上受归因倾向的影响;(4)顺从行为只足在归因倾向和情绪体验方面表现出消极的倾向性特点,意志过程特点反映不确定。  相似文献   
5.
对从众行为的再认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宋官东 《心理科学》2002,25(2):202-204,193
本文突破传统的关于从众行为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的观点。认为(1)情境的模糊性和他人确定行为或态度的明确性是从众行为发生的直接外部原因;(2)从众行为是主动的、有目的的.而不是被动的、盲目的;(3)从众与顺从、服从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传记数据──一种心理测量方法宋官东(辽宁青年干部学院)1引言1894年Peters在一次学术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个人生活史的标准化问题.指出可以根据求职者对一套共同的关于先前行为和经验问题的回答来选拔人寿保险代理商。自此,许多学者相继研究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