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全国安乐死学术讨论会纪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8年7月5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华医学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法学会、上海医科大学人文社科部等单位发起的“安乐死的社会、伦理和法律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医学、哲学、伦理学、法学、新闻出版、文艺等各界专家学者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代表近百人参加了会议,对安乐死这一复杂而又敏感的问题从医学、社会、经济、伦理、法律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热烈而缜密的讨论。这次会议是我国第一次全国性安乐死专题讨论会,是多学科、跨学科、焦点集中、议题深入、充分体现“双百”方针的学术讨论会。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介对其进行了报导,所以也是一次有较大影响的会议。  相似文献   
2.
论医学目的多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医学目的多元化,不单指其包括了“防病治病,维护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保证生存年限,适应社会发展”多层次内涵,并且总是随着与之有关的时空状态而有所变化。即便对具体的“这一个”病人,亦受病种、轻重、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影响而有所不同。这样认识医学目的,对未来几十年内的医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人类死亡学的概念与研究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人类死亡学的概念、内容和意义11人类死亡学的概念人类死亡学(HumanThanatology)是近几十年来,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综合相关学科知识,历史地、唯物地、科学地对濒死与死亡及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所形成的一门新...  相似文献   
4.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和谐的统一─—人类死亡的最佳模式天津医学院临终关怀研究中心(300070)孟宪武导言:最佳死亡模式的寻求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寻求最佳的死亡方式,以摆脱死亡时与之俱生的痛苦、恐惧与哀伤。尽管从哲学上、宗教上、民俗上尽量教诲人们不要害怕死...  相似文献   
5.
6.
翻开医学杂志,心脏,肝脏,尤其是肾脏移植,已做了成百上千例。其它如角膜移植等就更多了。器官移植渐渐为人们所熟悉,然而它的伦理问题却易被人忽视。 摘取供者的器官时,一定要在病人真正死亡时。但如何才算做真正死亡?尽管现在有“脑死亡”之说,但欧、美、日的标准就不尽相同,不能不说这里有着复杂的伦理问题,很可能这个医生认为摘取器官的供者已死之时,按另一国标准就是从  相似文献   
7.
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医学科学也将步入新的纪元。在展望新世纪医学科学的时候,任何前景的设想都不能离开关于医学目的的设想。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和前景,必然是以其终极目的和现实目的为先导的。所谓“有的放矢”,没有目的,就失去了假设与发展的意义。本文将要论述的是关于医学在新世纪的目的──死亡之死亡。寓义很明了,就是在人的生命生活中消灭死亡的目的,或长生不死的目的。其实,死亡之死亡,并非是医学科学将要步入21世纪才提出的目的,而是这一学科从诞生时起就树立的终极目的。因为医学自其开端就一直为消灭人类的死亡而…  相似文献   
8.
简论环生物医学模式天津医科大学(300070)孟宪武近年关于医学模式问题的争鸣日盛,国内外学者提出了种种医学模式如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卫生生态学医学模式、整体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伦理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大小宇宙相应模式及坚持生物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