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类意识也在发展变化.形象的泛化是人类意识演进与变革的结果,也是人类进入"青春期"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2.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以8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共情倾向和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大学生捐款意愿的交互效应及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对低共情倾向的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性对其捐款行为不存在显著影响,对高共情倾向的大学生,受害者可识别条件下的捐款意愿显著高于不可识别条件;(2)受害者可识别性通过增加高共情倾向大学生的同情反应,进而增强其捐款意愿。  相似文献   
4.
孙琳  段涛  刘伟  陈宁 《心理学报》2021,53(11):1203-1214
基于真实考试和实验室模拟情境, 考察特质正念对初中生学业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学业领域存在情绪预测偏差; (2)特质正念影响情绪预测偏差, 特质正念水平高的初中生情绪预测偏差相对更小, 反之则更大; (3)注意聚焦在特质正念影响情绪预测偏差中存在中介作用。本研究初步提出正念的“扩大-联结”解释模型, 推进了学业领域情绪预测的研究, 具有良好的生态学效度和切实的教育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孙琳  段涛  陈宁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2):2018-2026
情绪预测偏差是一种对未来事件发生时情绪反应的预测和实际体验之间的分离现象。梳理该领域最近10年(2009~2019年)研究文献可知, 热点研究主题涉及偏差的现象、成因和干预, 相应呈现为三点主要发现: 情绪预测偏差十分普遍, 情绪预测偏差成因多源, 情绪预测偏差可以干预。未来研究应着力关注情绪预测偏差的发生模式和心理机制, 着力揭示具体偏差的神经心理机制, 并从进化和文化视角综合考察偏差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剑川石窟石钟寺区的营造年代是剑川石窟研究的重要问题,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与争议。本文基于地层学、类型学分析认为,此工程是由工匠整体设计,分A、B两组同时施工,在较短时间内建成的洞窟组合。参照中国石窟营造工程用工、用时规律,从石钟寺区石窟体量、窟龛关系、造像技法与题记等遗址、遗迹综合判断,其开凿时间在大理国第十八世皇帝段智兴的利贞、盛德年间,即南宋乾道九年至淳熙六年(1173—1179)之间。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