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这是一篇探讨辩证矛盾的结构的文章。本刊已经发表了两篇有关这个问题的译文(参见本刊一九六四年第十二期Ф.Ф.维亚克列夫的《辩证矛盾的结构》和一九六五年第八期С.Г.鲍尔赫夫的《关于辩证矛盾的结构问题》)。作者认为在辩证唯物主义教科书中一般采用的那种把矛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差别,②差别转变对立,即发展了的矛盾,③矛盾的解决)是根据马克思在《一八五七——一八五八年经济学手稿》中的一个思想来的,但是对这个思想作了不正确的理解,因而在上面提到的三个阶段中,“双重的有区别的存在”和“矛盾”(马克思语)都不见了。作者认为马克思在那部手稿中表述的矛盾的结构“显然是同黑格尔的图式相似的”(黑格尔的“本质篇”),但究竟相似到什么程度?联系这个问题,作者在本文中对辩证矛盾及其结构这个问题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探讨。文章分三部分,分别地谈到黑格尔、马克思和列宁是如何理解辩证矛盾及其结构的。最后,他得出五点结论。请见本文第28页。作者在文章末尾,指出罗森塔尔在他的《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的辩证法问题》一书中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在阐述矛盾的结构时,都没有谈到矛盾的内在水平和外在水平、每个矛盾发展的特点等重要问题。而这个缺点已被发现。例如Ф.Ф.维亚克列夫的著作和文章就谈到了这个问题。作者也不完全同意维亚克列夫的看法,认为他把对立面统一的意义夸大了。  相似文献   
2.
人有义声,卖药宋清。[注]宋清,唐代民间医生。长期在长安西市卖药,贫者买药钱不够时,他折价售之;对于有急难无钱的人,则赠钱救之;年终对借他钱还不起的人,便将债券烧掉,故长安当时流传有诗曰:人有义声,卖药宋清。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是共产党和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全部活动的思想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的力量就在于它的严格的科学性和正确性,就在于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期望,以其崇高的理想鼓舞他们。只有以非常科学的、现实主义的态度来规定实践任务,才能保证实现我国共产主义建设的伟大纲领。科学的世界观是同主观主义和唯意志论的表观作斗争的可靠武器,它有助于及时发现矛盾,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在现代的条件下——在全面展开共产主义建  相似文献   
4.
医不嫉害     
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它既妨碍医药事业的发展,又不利于医家个人医术的提高,是医学界的一大忌。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其《大医精诚》中告诫说:“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嘘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玄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已德,偶然治瘥一病,则昂头戴面,面有自许之貌,谓天下无双,此医人之膏盲也”。孙氏又在《论治病略例》中愤慨地说:古来医生  相似文献   
5.
每当发生重大医疗事故造成病人不应有的死亡或重残时,人们都要议论产生原因。既有制度、工作上的漏洞,又有医德医风方面的差距。但何者为主呢?看法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它主要反映了医疗卫生保健事业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缺乏服务好与坏的竞争。私下讨论中,也有人认为,只要打破“大锅饭”,把医疗服务同职工的经济利益挂上钩,这个问题就能解决。但也有人认为,造成这类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条件上的问题,又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技术水平问题,但最根本的还是某些医务人员在医德医风方面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救死扶伤、急病人之所急的精神。  相似文献   
6.
医不贪色     
我国古代医家历来十分尊重女性患者。明代医生李梃指出:“在珍治妇人疾病时,一定要首先向患者家属询问证色,舌象以及饮食等有关方面的情况,然后随其所便,如果病情较重,就在病床旁边隔着帐纱诊视,如果病情较轻,就在门外,隔着门帘观察。同时,摸脉的时候,还必须用薄纱盖上妇人的手臂。”这些固然说明李梃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但另一方面,从中也不难看出,古代医家是十分尊重女性患者的。另外,李氏还特别强调,对待:“寡妇更应该敬重百倍,决不可将此视为小事。”  相似文献   
7.
道德属于伦理学的研究范围,长寿是老年医学的研究对象,二者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我国古代文人和医学家却一直认为二者有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也逐渐开始认识到了这一点。本文准备就以下几个方面对此题做初步探讨,不妥之处还望同道们批评指正。 要长寿,但不能“苟且偷生” 北齐《颜氏家训·养生篇》指出:“夫生不可不惜,不可苟惜。陟(zhi,音治,登)险畏之途,于祸难之事,贪欲以伤生,谗慝(te,音特,邪恶)而致死,此君子所惜哉。行诚孝而见贼,履仁义而得罪丧身,以全家泯(mim,音敏,消灭)躯而济国,君子不咎(jiu,音臼,责怪)也。”意思是  相似文献   
8.
医不贪财     
我国古代医家认为,作为一名医生,应该以治病救人为目的,不应贪图钱财。唐代名医孙思邈言:“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络财物,但作救苦之心,于冥冥中,自感多福者耳。”清代名医费伯雄劝诫学医的人,只能抱有救人的愿望,不应带有谋取私利的私心。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言:“凡为医者,须略通古今,守仁义。”不贪图名利,而“专博施救援之志”。明代龚信在《明医箴》中说,作为一个高明的大夫,应该“心存仁义……不计其功,不谋其利”,无论贫富贵贱,在治疗用药时都要同等对待。李梃《医学入门》曰:“治病既愈”是医生份内的事情,不可过多地向病人索取财物,“但当听其所酬”。如果患者家境贫寒,就应“一毫不取”。  相似文献   
9.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文化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些自命为无产阶级文化专家的人杜撰出来的,如果认为是那样,那完全是胡说。无产阶级文化应当是人类在资本主义社会、地主社会和官僚社会压迫下创造出来的全部知识合乎规律的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的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医德也不例外,吸收历史上医德中有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