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竞赛压力及其引发的紧张焦虑对运动员的竞技状态有重要影响。注意控制理论(attentional control theory, ACT)从注意控制角度解释焦虑如何影响操作表现。阐述了ACT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基本假设, 梳理了ACT在运动领域的适用性检验和基于ACT的拓展研究, 引出了ACT的发展理论——运动注意控制理论, 进而分析了其与挑战-威胁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和自我控制力量模型的整合链接点, 提出了“压力-资源-注意控制整合模型”, 以更好地理解竞赛压力、注意控制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注意控制理论,采用反向眼跳范式,邀请48名运动员参加2项实验,考察竞赛特质焦虑对抑制功能的干扰效应。实验1(25人)为单因素组间设计,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对加工效能和操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竞赛特质焦虑提高眼跳方向错误率,不影响眼跳潜伏期,部分支持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的假设;竞赛特质焦虑不影响按键准确率,支持竞赛特质焦虑不影响操作成绩的假设。实验2(23人)为两因素混合设计,在压力情境下探讨竞赛特质焦虑对加工效能和操作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压力还是非压力情境下,竞赛特质焦虑均提高眼跳方向错误率,延长眼跳潜伏期,但不影响按键准确率,支持压力下竞赛特质焦虑降低加工效能而对操作成绩影响效果不明显的假设。综合2项实验,竞赛特质焦虑干扰抑制功能表现为降低抑制功能的加工效能但对操作成绩的影响效果不明显。本研究提示,注意控制理论适用于解释竞技运动领域焦虑与操作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