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在揭示“道德”有“道”(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与“德”(人们循“道”而行的表现和品行、品性)之分的基础上,认为“道”和社会经济关系相辅相成,进步的方式是“转型”,即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生产方式的变革,出现新的历史类型。改善“德”即社会道德风貌的基本途径是:在确立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道德理论和规范体系的基础上,强化道德教育等以“育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道德理论、规范体系和以此培育“四有”新人,在今天具有特殊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人是未完成的”,他必须建造“观念的世界”或“世界的观念”,据以解释和引导自己的活动。与此相应 ,人类历史并非“预成”,而是在人们世世代代的创造性活动中生成。作为社会生活现状由来的解释性理论和历史创造活动组织机制的历史过程理论 ,也因此有史以来一直成为每个社会最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是20世纪人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20世纪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但重大发展主要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这既是因为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地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些基本论断乃至原理面对严峻的挑战;也是因为以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性质问题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创立和形成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4.
社会规律与人的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发展有其自身所固有的规律,这是毫无疑问的。当我们说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时候,实际上也就是在说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由社会发展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决定的。这样一来,由于全部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119页)人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历史及其发展变化,最终都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人  相似文献   
5.
主体活动     
社会毕竟是人的世界,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产物,如果我们以社会为研究人的本质的出发点,不仅不能全面认识人,还将陷入无穷循环之中。然而认识人和人的世界的出发点则是主体活动。因为主体活动是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统一的基础,在主体活动不断进行、展开的过程中,现实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