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传资源丰富,尤其是装饰装饰艺术种类繁多,具有较高艺术价值。高校艺术教育植根本土和民族,开设传统装饰临摹和传统工艺学习等课程,可以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提供起到人才保障、数据保存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今天,组织的长治久安迫切需要员工持续反馈有关市场和业务一线的关键信息和有效方案,员工建言献策的持续性愈发重要。既有文献大多关注如何激发员工建言,却对如何激发员工持续建言的认识不足。本研究基于“现象驱动”,先对本土业界卓有成效的建言实践进行总结,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的概念内涵及内容结构;再以行动者视角下员工后续建言行为的“初始诱发”和“后续反思”两阶段模型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在两个不同阶段的差异化调节作用;最后运用案例研究法,揭示建言导向人力资源实践促进员工持续建言的多阶段动态演化过程。研究结论有望增进对员工持续建言前因机制的理解,并为本土企业建言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报告近两年来大连地区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结果,主要从学术方面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尽可能地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我们根据诊断与尸检病理诊断符合情况分以下三类:1 分析11 第一类:临床诊断符合尸检病理诊断的病例。本类26例,占5652%(26/46)。其中心源性致死者4例,男性3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475岁;2例为心肌梗死,原因分别为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左冠状动脉炎均继发血栓形成:另2例均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起搏器后,1例死于急性心包填塞,1例死于传导系统病变。死于栓塞者10例,其中肺动脉血栓栓塞5例,均为骨折或其…  相似文献   
4.
黑板:知识、真理与智慧的产生,其背景往往与黑暗有直接关系。 刨子:铲除不平之时,正是心花怒放之际。 茶杯:盛下一杯苦苦的清泉,还给你一串甜甜的回味。 香烟:给你一个热烈的吻,吸走你生命的五分  相似文献   
5.
大家上午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领导、这么多的专家、教授来参加<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暨广州医学辩证法讲习会30周年纪念大会,首先允许我代表大连医科大学,对各位领导和各位专家的光临,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6.
学界一般将西方无神论史视为无神论不断进化的历史,或者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本文尝试就无神论在不同时期的角色变迁理解无神论的历史和现状。西方无神论经历了从指控异己、异端、异教徒和不信教者的思想罪名,到作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的明确主张,再到无神论者与有神论者对话主题的演变。21世纪初出版的《剑桥无神论指南》和《牛津无神论手册》是体现这种对话的综合性著作。无神论对话需要更多文化背景学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7.
医学学科的人文内核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社会化的加速 ,医学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能否将人文社会科学融入医学学科专业教学 ,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培养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的关键 ,是当前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急中之急和难中之难。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采取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举办人文社会科学讲座、设置人文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辅修专业、开展社会调查和读书活动、强化校园文化氛围等方法 ,对提高医学生人文知识、才能和素质等 ,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1] 。但这些措施多从医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外部相关性着手 ,较少…  相似文献   
8.
9.
“全国第六届社会发展理论研讨会”于 1999年 12月 17- 18日在上海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浦东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主办 ,《哲学动态》编辑部、中央党校哲学部、上海市委党校社会发展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苏州大学社会学系、上海《社会科学报》、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协办  相似文献   
10.
当单一或多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呈現时,甚么因素使一些刺激此另一些刺激更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問題。心理学者很早就注意到刺激物所处的位置是影响人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資本主义国家一些心理学者进行过对这一問題的研究。1923年达林巴赫(Dallenbach)曾研究过刺激物的位置与強度問題,发現位于注视点上方或左方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优势注意。布朗特(Brandt,1940)的看画实驗,也发現人們对上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