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0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汉语语词码相加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柏林 《心理学报》1986,19(1):52-59
本实验在汉语双音合成词基础上,通过词与词之间在形码、音码和义码方面的关系,实现了一个以上的码的相加,从而证实汉语语词能为语词记忆的研究提供新的途径和适合需要的语词材料。 本实验结果发现,码的相加效应主要不反映在语词记忆的获得过程上,因为多个码与单一码的汉语语词材料都具有大致相等的获得水平,但在短时记忆的自发恢复和信息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换等现象上,已开始显露码的相加效应。在信息的长时保持和提取中,码的相加效应得到明显而有力的表现。而且,随着编码维量数的增加,其相加效应的优势也随之增加.因此可以认为,码的相加效应主要影响信息的长时保持和提取,而对信息的获得影响不大。此外,作为自变量的、被编码的词的维量数似乎与自由回忆下的系列位置曲线无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通过对CIE 1960均匀色度图黑体轨迹不同区域的色温点∞K、8333K、4167K的视觉评价,探讨这一色度图的均匀性。 我们用了两个被试,分别对视觉色度计2°视野的两半视场进行颜色匹配。两位被试得到相同的结果(1)不同色温点的同一视觉等级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表明CIE1960均匀色度图的黑体轨迹区域不够均匀,(2)∞K和8333K色温点的相同视觉等级长度都不相等,而4167K色温相等。可以认为,1960年均匀色度图在4167K的较小范围内的均匀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汉字和人工“字”部件识别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作者曾在汉字部件知觉实验中发现,字形码中的结构方式和部位因素,以及字音码都参于并影响部件知觉。这意味着,形码和音码在认知过程中能以相对分开的形式、自动地得到内部表征。而且,推断这些内部特征受到汉字整体知觉的制约。本文采用人工“字”部件知觉的对照实验证实了这一分析,并揭示形码整体知觉对包含形、音、义三结合整字知觉的依存性,以及汉字码加性效应在知觉水平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前 言 人的视觉系统对一定视场亮度适应以后,视场亮度突然改变产生视觉的调整过程,表现为对比感受性的变化。这是生活实践中经常遇到的情形。比如,汽车司机突然从亮度较高的公路照明转向较暗的公路照明;仪表监视人员在看了暗的环境之后,突然阅读亮度高的仪表板;工厂的工人在注视了亮度高的对象之后,有时须将眼睛移向较暗的工作对象。所有上述情况对视觉感受性造成的影响,我们称为过渡适应效果。  相似文献   
5.
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对部件识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实验从分析汉字整体知觉的具体表现形式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字的整体知觉对部件知觉的影响。实验一以分解方式为变量,考查字形整体知觉对部件识别的影响,发现识别不同结构的字的部件之活动受知觉分解路线(如顺读或逆读)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分解方式效应很可能跟部位有关。实验二证实了这一分析,并进而认为部位效应又跟部位与字形整体知觉的紧密程度有关。实验三以语音码为变量,发现成字部件的字音与整体字语音一致者(形声字),其分解知觉成绩比不一致者(非形声字)有明显的优势。这意味着,整体字音知觉的单一性对部件知觉的作用。最后,本研究还考查了部件识别法的有效性,并认为在研究知觉的整体与部分关系问题时,该法不失为一种新的实验范型。  相似文献   
6.
《周易》的“象思维”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十翼》成书以来,两千多年,国人中无数贤能大德,对《周易》的诠释、研究,可谓学海之壮观。近些年来,大陆的《周易》热,虽然有泥砂混入其中,但是,主流却是传统诠释、研究的新发展。《周易》能引起不同时代学者无穷的发问,不能不说是《周易》智慧与魅力的一种显现。在这方面,《周易》确乎像一种多功能的智慧酵母,它一旦与不同文化门类发生关系,就能在相互关联中,在比较的研究中,焕发与启迪人们的新思。由此,我们似乎有必要继承先贤那种皓首穷经的精神,从当代文化重建的角度,继续对《周易》发问或追问。本文所要发问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笔画数配置对汉字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同—异匹配作业和命名作业,探讨笔画数配置因素与汉字认知的关系。结果发现,在匹配作业和命名高频字中,配置因素对整字认知基本无影响;但在命名相对低频字中,平衡字较不平衡字有认知优势。本文最后提出整字与部件平行加工和相互竞争之假说,以解释配置效应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复杂性对倾斜汉字识别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字的复杂性探查汉字心理旋转方式与识别的加工方式,字的复杂性是以笔画数和部件可分性标志的。同时,它们构成两个独立的实验。每个实验中,字的倾斜角度变量,以45°的间隔渐增,共有8个变式角度,即0°、45°、90°、135°、180°、-45°、-90°和-135°。实验的因变量为命名反应时。结果发现,字的复杂性标志,无论是笔画数或部件可分性都与倾斜角度变量有交互作用。这意味着,心旋与识别加工方式中的整字-成分的混合模型得到支持。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了英语句式对中国高中生被试记忆的影响,并与汉语句式对美国中学生记忆的影响的实验结果(喻柏林)相比较。结果表明:1.在间接测量法F,三类句式在STM 中无显著差异,直接测量法F,疑问句成绩略优于被动句。这与汉语句式的结果不相一致,2.在LTM 中,与汉语句式的结果一致,即陈述句成绩优于被动句,显示了本族语对学习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照度变化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前 言 近年来,关于工业企业和民用照明视觉功能的探讨逐渐多起来,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制定照度标准和保护视力有着现实意义。我国过去的研究虽获得不少有益结果,但大多是在一般照明环境中、照度一般在几百勒克斯以下,以阅读视力表作为视觉功能指标。本研究是在比较严格控制的近似等效球照度的实验条件下,在1.7-2160Lux照度范围内,控制观察时间,探讨照度变化对视觉辨认的影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两种背景(亮和暗)对视觉辨认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