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句法优先理论假设词类加工功能上优先于语义、动词论元结构和话语信息加工。来自德语和法语的证据显示, 词类违反阻断语义整合和动词论元结构加工, 因而词类优先于语义和动词论元结构。关于词类加工在功能上是否优先于话语信息加工, 尚无来自任何语言的证据。汉语证据尽管显示词类并不优先于语义, 但未充分讨论任务因素的影响。将来研究有必要使用ERP技术和违反范式, 从语义整合、动词论元结构加工和话语水平加工等多个层面, 同时操纵词类的正确性和非句法因素, 考察句法特性上与德语和法语不同的语言, 如汉语和韩语。这方面研究将有助于洞察一个语言的语言学特性如何制约或调整词类加工的功能性质。  相似文献   
2.
年老化伴随着风险承担倾向的改变,而决策行为受冲动性的影响是否受到年龄的调节尚不清楚。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决策任务以及Barratt冲动性量表,考察老年人风险承担在自我报告和决策行为上的改变。结果显示老年人在剑桥博弈任务中更加风险寻求而在模拟充气球任务中更加风险规避。同时冲动性可以显著预测模拟充气球的行为,且该预测受到年龄的调节。研究结果提示,老年人并不是单一的更加风险规避或者风险寻求,而是与任务特异性相关。同时,冲动性可以较好的预测年轻人的决策行为,而对老年人的决策行为没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理预期和想象未来事件或场景, 有利于个体做出适应性反应, 促进生存与发展。近年来, 研究者对想象未来的认知加工成分和神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提出了想象未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我们首先概述了想象未来实验常用的思维采样范式和词语-线索范式, 接着介绍了想象未来的自我参照加工、心理场景构建等认知加工成分。此外, 特别介绍了想象未来的默认网络模型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大尺度脑网络, 并进一步提出了想象未来的脑网络研究框架。未来的研究可从想象未来的动态脑网络、复杂脑网络以及与疾病的关系等角度入手, 深入探究想象未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4.
贵文君  雷旭  袁宏  高东  喻婧 《心理科学进展》2015,23(9):1568-1578
随着老化的发生和发展, 老年人的睡眠和记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研究显示老年人针对程序性记忆的睡眠依赖性巩固能力受损, 而针对陈述性记忆的睡眠依赖性巩固研究结果尚存分歧。此外, 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老年人在正常老化的基础上伴有情景记忆睡眠依赖性巩固能力受损。未来研究应考虑同步采集脑电和脑成像数据, 探索增龄通过睡眠影响记忆的神经通路, 尝试搭建老化、睡眠以及记忆三因素的交互模型, 并从睡眠对记忆巩固影响的角度提出针对老年人记忆问题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喻婧  丁洁  王晓燕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6,29(4):845-847,860
本实验采用DRM研究范式,考察经验、材料性质和加工水平三个方面对虚假记忆的影响。实验首次采用句子的方式呈现,给被试提供符合经验和不符合经验的句子进行学习和再认。实验结果显示,三个因素对虚假记忆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其中,经验是导致虚假记忆产生的主导因素,加工深度同经验之间以及材料性质同经验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6.
突破传统认知干预将老年人作为被帮助对象,本研究将志愿服务作为一种干预手段,考察老年人作为提供帮助的主体,助人过程中涉及的认知活动、身体活动、社会活动反过来对其自身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将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功能磁共振成像和数据建模技术,从冷热双系统的角度系统探讨志愿服务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神经心理机制,并构建预测模型,探索不同老年人参与志愿服务改善认知功能的适配模式。研究围绕志愿服务干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科学性展开,在发挥老年人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加干预的可持续性,为保护老年人认知功能提供一种基于现实设定的干预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老龄化”时代的到来, 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下降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其中年老化对决策的影响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新关注点。风险决策和模糊决策受生理性老化和病理性老化影响的研究显示, 正常老化个体模糊决策能力受损, 但其风险决策能力受老化影响较小; 而病理性老化个体, 以阿尔兹海默症患者为例, 在两类决策行为上均表现出损伤; 此外, 脑神经机制的研究发现在完成决策任务时正常年老化个体纹状体激活模式与年轻人存在显著差异, 病理性老化个体杏仁核与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连接亦存在异常。未来的研究应同时考察并比较两类决策类型, 结合外周和中枢神经证据, 深入探讨老化对决策行为及神经环路造成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作为非侵入性可视化成像方法, 且数据采集简便易行, 已成为探索阿尔兹海默症及轻度认知障碍脑功能变异的主要成像手段。近年来静息态研究显示在其前驱症状期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患者已显现出静息态脑网络的变异, 而阿尔兹海默症患者的网络改变更加弥散。研究发现随着病程推进, 患者显示出默认网络连接逐渐减弱以及额叶认知网络连接先增强后减弱的整体趋势。此外, 脑结构和功能网络的改变并非单向因果关系, 二者在病程进展中存在交互作用。未来研究可以从诊断的标志性神经通路、疗效的大尺度脑网络标记, 以及疾病的异质性等角度入手, 进一步探索静息态脑网络作为阿尔兹海默症诊断和病程监控指标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备择选项的信息是否完整,可以将决策分为描述性决策与经验性决策两个类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完成两类决策任务时的行为改变及其神经基础尚不明确。年轻人和老年人在fMRI扫描舱内分别完成了描述性和经验性决策任务。行为结果发现,相较于年轻人,老年人描述性决策能力保留而经验性决策能力受损,表现出决策能力改变的不对称性。神经影像学证据显示,在两种决策任务中老年人均表现出决策相关脑区的过度激活,但是这种过度激活更多是在描述性决策中起到了补偿作用,揭示了老年人决策能力改变不对称性的潜在神经基础。研究结果提示年老化对决策行为和神经活动均产生影响,相较于描述性决策老年人经验性决策能力更容易受到增龄的影响,研究结果对老年人群的决策干预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10.
微信的普及和使用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了挑战与改变。本研究探讨了老年人微信使用强度与获得感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招募了916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微信使用强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获得感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1)微信使用强度正向预测老年人的获得感;(2)领悟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在微信使用强度和获得感之间起到单独的中介作用以及链式中介作用。研究表明,老年人的微信使用可以提升其领悟社会支持和生命意义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