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研究采用2评论类型(属性型VS体验型)×2调节定向(促进VS预防)的眼动实验,深入探讨消费者对在线评论的加工过程和感知有用性的认知机理。研究发现:(1)与属性型评论相比,个体对体验型评论的认知过程更短,感知有用性却更高。(2)相对于预防定向个体而言,促进定向个体对在线评论的认知加工过程更短,感知有用性更高。(3)评论类型和调节定向的交互效用,在属性型评论情境中显著,但在体验型评论情境中不显著。研究结果揭示了评论类型和调节定向影响消费者对在线评论认知评估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心理剧不是一种戏剧的名称,而是一种极其有效的心理治疗的方式,由JacobL.Moreno于20世纪30年代创立,近年来逐渐被国内心理学人士所重视。新年伊始,来自于M o r e n o心理剧研究室的国际心理剧大师,恭秫老师,就为苏州的心理学爱好者们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理剧培训。心理剧,顾名思义即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完成主角内心感情的宣泄,从而获得解决内心问题的方法。心理剧包括有4种角色和3个阶段:导演、主角、辅角、观众4种角色和暖身、演出、分享3个阶段。治疗师在整个剧中扮演导演的角色,控制整个剧的发展。主角则为需要心理治疗的人,提出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