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周荣华 《学海》2001,(1):176-179
道德行为是一种交换行为.发生在道德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是一种交换关系,它具有一般交换的特征,遵循交换的一般规律.从交换的视角来看,道德行为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是遵循等质交换原则的行为,是创造公共物品并伴随道德风险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赵忠令  周荣华 《学海》2002,(2):144-148
信用不足是当前社会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信用问题已经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各个层面 ,再发展下去就有可能成为我国社会和市场经济运行的毒瘤。市场信用的缺乏 ,不仅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影响社会的投资和消费 ,而且会影响金融秩序 ,影响政府宏观政策的调控 ,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我国信用问题的出现 ,不仅与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法律、法规等制度方面的不完善而导致的人们行为不规范有密切的关系 ,而且与国民整体素质尤其是道德水平不高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在当前经济活动中 ,有些市场主体在建立信用关系时 ,其主…  相似文献   
3.
经济规则与道德规范●周荣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道德虽然也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从社会整体来看,道德的滑坡也相当严重。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能带来道德的堕落呢?或者说,市场经济的发展是不是必然以牺性道德为代价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虽...  相似文献   
4.
中性认识     
真理与谬误应以符合率(主观符合客观的程度)作出量的界定。当符合率大于1/2时,这个认识才是真理,其余为渗入的谬误;如小于1/2,则为谬误,其余为渗入的真理。当真理和谬误作为对立的两极相互渗透,达到平衡,使符合率等于1/2时,这个认识就是中性的,既不是真理,也不是谬误。如微粒说认为光是粒子,波动说则认为是波,它们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总体认识来说,则是中性的。又如水成论认为岩石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