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帛书《老子》道论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如何理解《老子》思想的核心——“道”的问题上各执己见,聚讼不已。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对其文字的不同诠释和《老子》各种传本间文字上的差异所造成的。因此,要想准确把握《老子》的思想,就不能不从其文字入手。文字是思想的载体,又是人们理解他人思想的中介。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和历来通行的各种版本的《老子》之间存在不少文字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 ,人们一直在孔子的思想是否具有体系、其思想的核心是“仁”还是“礼”等问题上各执己见 ,争论不已。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即在于记载孔子思想的文本极易使人得出种种不同的诠释。为尽可能逼近和把握孔子思想的本义 ,笔者拟依据《论语》等经典 ,从其言行入手 ,进至文本所说的情景之中 ,并从其为学和思想演变的进程着眼 ,抓住若干系统阐述其思想及其发展历程的关键语段 ,通过对其文本意义的剖析 ,来探讨孔子思想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的全过程 ,揭示其晚年的思想真谛及其理论体系。一、孔子为学的历程孔子晚年自述 :“吾十有五而志…  相似文献   
3.
四库全书总目子部释家类、道家类提要补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翔实的史料为依据,指出《宋高僧传》并非出自赞宁一人之手,该书最终定稿于咸平三年至五年,所录始于刘家、元魏,凡正传531人,附见125人,门目并未一份前人之旧。《僧宝传》原为30卷,32卷本的作者并不仅限于惠洪一人,全书传主84人,庆老应为两宋间人。《五灯会元》亦非普济一人所撰,《联灯会要》的著者应是悟明。张君房乃安州而非岳州人,陈尧臣系陈尧佐之误,《云笈七签》成书于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前后,其书原本120卷,《文献通考》著录不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