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心理脱离是指非工作时间内个体在时空和心理两个层面均从工作中脱离出来, 不被工作相关问题所干扰, 并停止对工作的思考。主流研究认为心理脱离对工作投入具有正向影响, 但也有研究发现两者为负向关系。不同研究结果的矛盾是由于未区分心理脱离状态和心理脱离行为、下班时间和工作间歇心理脱离, 或是由于心理脱离程度差异造成, 或是两者间存在方向相反的作用机制, 或受其他变量的调节?目前的研究尚未给出一个整合的解释。因此, 本研究提出应区分心理脱离行为和心理脱离状态, 先综合采用质性与定量分析检验各自的内涵, 在此基础上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简称JD-R模型)构建一个综合模型, 采用经验取样法和情景实验法, 分别考察下班时间和工作间歇中的心理脱离行为和心理脱离状态对工作投入的影响及机制, 并考察任务紧急性和职业使命感等任务和个体特征的调节作用。预期对以往的矛盾结论给予一个整合的理论解释, 并提出相关的心理脱离管理对策, 以提升员工心理脱离状态, 从而促进其工作投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用spss17.0进行数据整理和相关分析。结果积极应对与总体幸福感的3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消极应对与总体幸福感的4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应对方式对幸福感的回归效应显著。结论应对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重要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