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命之饼     
周志治 《天风》2008,(12):24-25
主耶稣在他最后的晚餐时,设立了圣餐礼。他擘开手中的饼,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太26:26)他是以饼来表明他的生命,正如饼是门徒的身体之需,他的生命是每一个人的灵性之需。我们守圣餐的时候,会看到牧师高高举起被祝圣的饼,这个时候我们想到的是什么呢?这饼表明耶稣的身体,是为我们众人舍的。我们恭守圣餐,记念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死了,他生命的擘开是为了赐给我们永生之需。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思想我们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的特征是什么,以及主耶稣对我们生命的应许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周志治 《天风》2011,(6):20-21
2011年4月6日下午2时,上海龙华殡仪馆云翰厅庄严肃穆,上海音乐学院为原声乐系退休教授魏秀峨老师举行追悼会,到会的有学院部分领导、教师、亲友,以及不少教会的弟兄姊妹。魏教授一生淡泊名利,在上海音乐学院做一名兢兢业业的教师,虽为业内知名人士,在教会中却鲜为人知。魏老师年轻的时候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上海国立音专",主修钢琴、声乐双专业,  相似文献   
3.
谈时间管理     
周志治 《天风》2008,(18):31-31
经文:诗90:12;箴19:8 常有人说, "你们教牧都很忙吧?"我常回应说: "不忙,只是事多."事多不就是"忙"吗?是.可有人说,忙这个字由"心"和"亡"两字组成,"忙"含有心死之意.有人事多,而只会赶路不懂得要停下来认路,讲事工进度而不顾深度,只有工作没有人生风景,这种情况我不要.事可以多,但可以理出优先次序,可以善用人才,团队协作,因此事多而心不可以"亡",这样才能永远绽放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和谐之道     
周志治 《天风》2006,(5):6-7
和谐乃是与真理的和谐。在教会里高举幅音,高举爱,事实上在一个团契里,有疑问,不同的意见和张力通常是产生创意,有生命力的表现。和谐乃是不管我是什么角色时,当我面对上帝,面对真理,面对自己的内心时,我们都与之和谐。世人有为同胞死的,有为君王死的,有为父母死的,有为朋友死的。但为不相干的人, 为罪人死,为仇敌死,古往今来,除耶稣以外,再没有遇见过。这就是上帝那测不透的大爱。  相似文献   
5.
周志治 《天风》2008,(13):10-12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发生之后,有好些日子我天天守着电视,关注救灾前方的报道.有太多的场景叫我感动,使我常常落泪.  相似文献   
6.
周志治 《天风》2018,(3):34-35
班长、指挥、琴师、声部长和班员,各司其职组成了一个近乎完整的教会诗班,然而“班牧”的角色往往尴尬,或者干脆“虚位”。究其原因,不能不说这与人们对“班牧”的角色与工作认识不足有关。“班牧”与诗班服侍的本质,及其与诗班在教会中的定位可谓关系密切,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反省“班牧”可能的作为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细拉     
周志治 《天风》2009,(6):53-53
“细拉”一词出现得最多的地方是《诗篇》,而《经文汇编》却没有把它当成经文的一部分,所以《经文汇编》里“细拉”条目只有《哈巴谷书》里的三处(参哈3:3、9、13)。然而,“细拉”的重要常常是难以言喻的。  相似文献   
8.
母爱的光辉     
周志治 《天风》2004,(6):34-35
世界上有太多的诗词是颂赞母亲的,世界上有太多的歌曲是歌唱母亲的,世界上有太多的雕塑绘画是描绘母亲的,世界上最美丽的事物都用母亲的形象来比喻。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泉源、快乐的泉源。  相似文献   
9.
周志治 《天风》2003,(8):20-21
音乐在中世纪沦为教会的婢女、神学的女儿,而人文 主义兴起之后它却好像成了流浪儿、雇工,现在的教会和神 学院音乐好像也很难有自己应有的地位。音乐显然起着承载信仰的功能,催遇我们去面对它。 赞美诗是引导信仰,传播信仰的重要媒介。 音乐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创造性。音乐创作(作者) 与再创作(歌者、演奏者)最能体现神是造物主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周志治 《天风》2004,(4):36-37
路加福音18章15至17节中说:“有人抱着自己的婴孩来见耶稣,要他摸他们,门徒看见就责备那些人。耶稣却叫他们来,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