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形式逻辑(这里主要指传统逻辑)在我国的传播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从明末李之藻第一次传入西方演绎逻辑的著作——《名理探》开始至“五四”运动前近三百年时间里,传统逻辑基本上还处在传入阶段。“五四”运动以后,数理逻辑开始传入,国内学者自著的逻辑著作也开始大量出版,一些大学、中学和师范开始设置了逻辑课,一批逻辑教学用书大量发行,于是传统逻辑进入了普及阶段。这时,逻辑界开始对传统逻辑中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广泛的探索,并展开了不同意见的争论,其中不少问题是解放后继续争论的问题。下面我仅把与今天逻辑界的争论有关联的一些主要问题作些概略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
解释的不确定性关于白马的反论是在《公孙龙子》一书第二章开端叙述的。这个反论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语句来表述的:白马非马,即“白马不是马”。文章随后又以对话形式来论证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因此,阐明和解释这个反论已经成了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现代对这个反论已经有了许多解释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几乎全都是采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精神的、抽象的或语义学的概念。但问题在于阐明为什么公孙龙认为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在此,根据我的哲学观点对这个反论以及随后的对话进行唯名论的说明。我坚决主张,我们不需要把马当作“马的性质”;也不  相似文献   
3.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以阴阳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变化的重要著作,包含有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是我国创立象数推演逻辑的重要著作。西汉杨雄和宋代邵雍都曾对《周易》的象数推演法作了一定的研究和发挥。但长期以来,人们主要注重于《周易》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对于《周易》及后来扬雄、邵雍的象数推演逻辑却很少作认真的探讨。1983年11月,中国逻辑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上,温公颐先生和陈正英同志分别写出了《扬雄的数的演绎逻辑》和《试论邵雍的象数推演逻辑》,第一次比较深入地探讨了中国古代的象数推演法,陈正英提出了“象数推知法是古老的中国式的数理逻辑”的重要论点。  相似文献   
4.
1988年7月中旬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逻辑史第五次学术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端、中国逻辑思想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何把中国逻辑史的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如何改善中国逻辑史的教学和普及等问题。关于中国逻辑思想的发端问题。在已经或即将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著作中,不少是把邓析列为先秦  相似文献   
5.
关于逻辑教科书内容的改革一直是逻辑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曾经推出过各种教材改革方案,有的将传统逻辑和辩证逻辑分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部分合在同一本教材中;有的将传统逻辑和辩证逻辑综合为一个体系内容;有的在传统逻辑中加上部分数理逻辑(如两个演算章节);有的将传统逻辑和数理逻辑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合写在一个教科书中;更多的只是就传统逻辑本身的体系和内容作些改革或增加了实用性内容,如经济逻辑、教育逻辑、法律逻辑等各种应用逻  相似文献   
6.
胡适的《先秦名学史》一书,是他在1915—1917年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用英语写的一篇博士论文。1922年第一次将英文原本交由上海东方图书公司正式出版,出版后一直没有被翻译成汉文。特别是由于《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早在1919年提前出版,这一英文本的逻辑史专著就几乎被人们遗忘了,以致在已经出版和正在编选的胡适书稿中都没有把这一英文专著收存在内。最近,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根据中国逻辑史研究工作者的  相似文献   
7.
今年一月廿三日,北京地区的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科学院计算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的部分逻辑工作者举行了座谈会,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逻辑科学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北京地区如何开展协作积极培训逻辑工作者的队伍以及关于今年召开逻辑讨论会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天津逻辑学会筹备会、人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逻辑史研究会、复旦大学哲学系、华东师大政教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联合召开的中国逻辑史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11月2日至1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的5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资料30篇。会议首先进行了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冯契教授在会上作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方法论问题》的学术报告,报告以丰富的史料介绍了墨子和荀子的方法论,说明了我国古代科学方法的发展与演变。李匡武教授作了题为《王充的〈论衡〉是一部重要的逻辑论著》的学术报告,肯定了王充的“疾虚妄”是贯穿〈论衡〉全书的中心思想,并归纳了王充  相似文献   
9.
关于我国古代是否提出过相当于三段论的推理形式是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古代逻辑理论成果和科学水平的评价,是中国逻辑史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近年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基本上还是两种不同的论点:一种是根本否认中国古代提出了相当于亚氏三段论的推理形式,否认有所谓的“三物论式”;一种是坚  相似文献   
10.
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和易经逻辑方法讨论会在中国逻辑史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于1990年10月下旬在上海华东师大联合召开,这次会议得到了华东师大、上海社科院的热情关怀和大力资助。出席这两个会议的有50多位中国逻辑史工作者和易学专家。 这次中国逻辑史第六次年会的中心议题是:就现代语义学理论进一步探讨中国逻辑史的对象和范围问题。会上主要提出了三种不同论点: 第一种论点是:中国逻辑史实质上就是古汉语语义学史。他们强调:逻辑离不开语言,中国的古代逻辑更是离不开中国古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