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会议指出,苏共中央4月(1985年)全会和党的27大的决议,对官僚主义及其下述丑恶表现,发起了积极进攻,如经济、社会和精神领域的强迫命令和行政干预,对人民的权利和要求漠然置之,对劳动群众的社会舆论和社会经验采取藐视态度。在停滞和民主制被禁锢的情况下,官僚主义发展到了危险程度,成了社会发展的障碍。官僚主义的丑恶表现(特别是在政治领导上),是和作为群众生动创造的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彻底的经济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党和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公开性、发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际吸收人民群众参加社会管理,从根本上动摇了官僚主义的阵地。但整个斗争还刚刚开始。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种种矛盾进行深刻而又全面地研究,这无疑是必要的。本文只对社会主义经济矛盾之一——管理的形式与内容矛盾的某些方面做些分析。形式化的过程及形式化的结果是复杂多样的。形式化的结果可表现为法律行动、行政命令和社会传统(“不成文的法规”),但下面将探讨的则是形式化的两种基本经济方式:第一种  相似文献   
3.
道德圈的诞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二次大战结束之际,仿佛是给自己不平凡的一生做结论一样,维尔纳茨基提出了智力圈概念。在这位学者死后发表的文章和著作中详述了这一理论的各项内容。维尔纳茨基写道:“科学思维强有力地改变着自然界。这一点在地壳化学元素史和生物圈结构中表现得似乎比任何地方都明显。生物圈是在整个地质时代进程中形成并通过其自身平衡而确立起来的。生物圈在人类科学思维的压力下,开始发生剧烈而又深刻的变化……显然,人的科学思维过程的这个方面是一种自然现象……”“科学思维作为生命存在物的一种表现,它实际上是不会停止运动的,它既然已在生物  相似文献   
4.
苏共中央社会科学研究所主办的方法论进修班于1987—1988学年度开始授课。该进修班旨在研讨紧迫而有争议的马列主义理论发展问题、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战略、策略问题,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各种观点。1987年4月,曾就进修班领导人、哲学博士Ф.М.布尔拉茨基的报告《当代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组织了一次讨论会。本刊发表该报告及其讨论发言的出发点是:当前,社会意识中出现了一个推翻大量教条化的  相似文献   
5.
哲学是一门科学。和其他所有科学一样,哲学也力求确立经过严格证明的真理,但这不是为了优等民族和国家,而是为了所有有思想的人们。但是应当注意到,就某一点来说,哲学是唯一的科学,它以其两大特点区别于其他科学。在分析宇宙存在的本性时,哲学能使这种分析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即是说它不仅研究能研究的世界方面,而且研究无法进行任何分析的世界方面,后者构成最普遍的观念和判断的内容。为了顺利完成这个任务哲学家应当具备思辨才能,即理性直觉;哲学家的理性直觉,甚至应当比数学家更发达。另一方面,在研究世界的基本要素和方面…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关于存在、知识和文化的最高的和超经验的原则的哲学学说。“形而上学”这个术语是安德罗尼克·罗德斯基(公元前一世纪)在对亚里士多德的作品进行系统化时提出来的:关于“存在物的主要种类”一书(《形而上学》应当是在《物理学》之后。对形而上学的解释与对哲学及其对象和在文化中的功能的理解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在20世纪的哲学中,各种往往是相互对立的对形而上学的解释得到了发展。在关于形而上学的解释中,有许多重复在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中甚至在前康德哲  相似文献   
7.
论生、死与不朽——新的(现实的)人道主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H. 托尔斯泰说过:“只有能够继往开来、有助于今天生命福祉和未来生命福祉的生命,才是真正的人生。”托尔斯泰这位人的生、死与不朽的伟大研究家的上述简捷、明快的至理名言,深刻地洞察了我们必然面对的“永恒的”人道主义问题的实质——不论是在寻常意识的水平上,还是在获得科学、哲学或宗教形式的世界观反思中,我们总要面对这些问题。整个人类思维的历史都充满了这类问题,而今天,人们又重新、有时竟是出人意外地提出和回答这些问题,而且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公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共27大的重要思想之一,就是社会公正的思想,该思想凝聚了积极的、强有力的社会政策的许多基本原则。大会就苏共中央政治报告所做的决议指出:“党将严格遵循社会公正原则,坚决消除有碍于该原则逐步实现的一切东西。”在讨论苏共纲领新修订本草案和为大会准备的其他文件的过程中,劳动群众在大量信件和问询中提出了许多建议,旨在愈益充分和严格地实行按照劳动的质和量分配财富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我完全意识到了,今天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进行理论讨论,不论是对广大作者还是对广大读者,都是一件多余的事情,或者往好了说,是不合时宜的。但我还是不能苟同这种占主导地位的思想趋向。 假如十年前有一位苏联公民或外国苏联学专家推测说:不久,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我国将被宣布为乌托邦主义者(甚或骗子),而他们的理论则被宣布为极端残酷的极权制度的赞歌,那么人们就会嘲笑这个有远见卓识的人,说他是个毫无现实感的家伙。然而这件事却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一个马克思主义不仅曾经是国家官方意识形态,而且几乎是民众信仰的国家。但这绝非偶然。以往发生的事情,看起来好象是马克思主义和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全面崩溃,尽管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民主党不仅依然存在,而且不时执掌政权;当然,它们早已不再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不过它们毕竟还承认其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理论遗产的历史联系。我之所以把业已形成的局面小心翼翼地形容为:马克思主义的危机和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危机,其原因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10.
1993年3月在莫斯科召开了一次俄国哲学国际会议。大会是由克林顿领导的美国跨国研究所和俄罗斯科学院哲学所共同组织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俄、美、英、法、德、意等国的著名俄国哲学史专家。本刊选译了俄《哲学问题》杂志1994年第1期上发表的部分会议材料:M.H.格罗莫夫的《俄国文化的永恒价值》,Ⅱ)K.斯坎兰的《俄国需要俄国哲学吗?》和A.瓦利茨基的《关于俄国哲学中的“俄国思想”》。 这组文章由贾泽林协助本刊选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