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通过对岭南庭园建筑渗透性空间的营建手法进行归纳,探寻其设计原则与对于环境营造的作用,并从居住街区模式在我国推行的制约因素出发,对居住街区的选址、交通、景观、功能、居住方面提出渗透性设计策略,为营造多元混合、资源共享的住区环境提供理论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基于渗透性空间构成要素的性质与尺度特点,将岭南建筑与庭园渗透性空间结构划分为静态要素、动态要素两方面。从庭园内外界面、建筑室内外界面、建筑内部区域三个层面去分析渗透性空间的实体中介与由动观、静观组成的动态路径在近代的嬗变,有助于认识渗透性空间在近代的发展轨迹与空间适应性,启发思考渗透性手法对空间边界处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将精神重塑、文化的再生与人居环境的统一作为村落与园林的连接点,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