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卫旭华  邹意 《心理科学》2020,(2):423-429
当组织中做出不道德行为的人跟自己关系非常亲近时,员工可能不会揭发他们的不道德行为,进而给组织带来潜在的隐患。鉴于先前研究较少关注如何降低不道德情境中关系的包庇作用,本研究考察了组织和个体特征在削弱关系与揭发负向关系方面扮演的调节角色。结果表明,关系会抑制员工对不道德行为的揭发意向(研究1~3),且关系对员工揭发意向的负向影响受到了组织关系取向(研究1和3)与员工正直(研究2和3)的调节。随着组织关系取向的下降或员工正直程度的提升,关系对员工揭发意向的抑制作用逐步降低。这些结果对于组织内部揭发机制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柳武妹  马增光  卫旭华 《心理学报》2020,52(10):1237-1252
拥挤是由社会(人群)运动空间和物理空间受限引发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客观状态。随着消费者所处的环境越来越拥挤, 近些年来消费者行为领域对拥挤的关注逐渐增多, 但目前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元分析方法获得了38个研究、81个样本的149个效应值, 分别探讨了两类拥挤对消费者情绪和购物反应(趋近型购物反应与回避型购物反应)的影响, 并尝试找出以往研究结果表现出异质性的原因。从情绪层面来看, 社会拥挤正向影响消费者的消极情绪, 负向影响自主感知; 空间拥挤负向影响消费者积极情绪, 正向影响消极情绪。从购物反应层面来看, 社会拥挤会显著增强消费者的趋近型购物反应(ρ = 0.208, N = 28624), 增加风险规避, 并负向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态度和意愿(ρ = -0.135, N = 10094); 空间拥挤对消费者趋近型购物反应的影响并不显著, 但能负向影响回避型购物反应(ρ = -0.409, N = 3223)。进一步的调节分析发现, 购物环境类型、研究情境的真实性、是否为学生样本、以及样本来源于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等能够调节拥挤对消费者部分情绪和购物反应的影响。本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 并对管理实践和未来研究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组织成员地位通常是指组织内个体受组织其他成员尊重和钦佩的程度,是近些年备受关注的一个心理学构念。虽然组织成员地位与权力、阶层、面子、基于组织的自尊等概念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组织成员地位主要受到外在显性因素(形体特征、人口统计特征)、内在心理因素(人格、认知、情绪、行为)以及神经生理因素(睾酮激素、皮质醇激素)的影响,并能够对组织成员的认知、情绪、行为和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未来研究应当进一步区分组织成员地位的维度,探索组织成员地位的生物学基础和文化差异,关注组织成员地位的动态演化及其后果,并检验团队和组织层面地位分布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
卫旭华 《心理科学》2017,40(1):129-135
关系型决策往往涉及关系行使人和关系受益人两大主体。先前研究很少考察关系受益人的非关系因素对关系行使人决策结果的影响。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实验来检验关系受益人的绩效水平对关系行使人资源分配结果的影响。四个组内实验设计重复验证了如下结果:当关系受益人绩效明显低于同伴时,关系行使人会照顾关系受益人,并做出对关系受益人更有利的不公平资源分配;然而,当关系受益人绩效明显高于同伴的时候,关系行使人不会照顾关系受益人,并做出更为公平的资源分配。这说明只有当人们处于明显劣势的时候,关系才会在资源分配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论界和实践界更好地理解关系型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研究考察了影响组织中个体揭发决策的因素。实验一、实验二采用实验室实验的研究方法,分别考察了关系质量和权力对揭发决策的影响;实验三通过情境实验验证了关系质量和权力及其交互作用对组织中个体揭发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关系质量对揭发决策有负向影响;权力对揭发决策有正向影响;权力调节了关系质量对揭发决策的作用,即高权者的揭发决策不受关系质量的影响,而低权者的揭发决策会受到关系质量的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卫旭华 《心理科学进展》2016,24(7):1020-1031
以国内外113篇企业薪酬水平和薪酬差距领域的实证研究(254个效应值, 438880家企业)为样本, 采用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元分析方法检验了企业平均薪酬水平、垂直薪酬差距和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创新、绩效和离职等运营结果的影响。元分析结果显示, 平均薪酬水平不仅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创新和绩效水平, 也会抑制企业内部的离职水平; 垂直和水平薪酬差距对企业绩效的主效应并不显著, 但其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并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离职水平。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检验表明, 国家地域因素调节了薪酬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 即中国企业的平均薪酬水平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显著高于美国企业。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的薪酬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者关于单题项测量的争论已久。支持者认为单题项测量具有时间和效率上的优势, 而反对者则认为单题项测量的信效度均无法得到保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回顾, 归纳了单题项测量的优缺点, 剖析了以往研究对单题项测量的种种质疑并逐一进行回应。通过系统梳理, 发现单题项测量具有可以接受的信度和效度水平, 且多题项测量的效标关联效度并没有显著优于单题项测量。最后, 指出了单题项测量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尽管多题项测量仍是当前研究界的主流测量方法, 但未来研究者应当更加客观地看待单题项测量。学界应当充分理解单题项测量潜在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从而使单题项测量在管理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杨焕  卫旭华 《心理学报》2022,54(10):1248-1261
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在众多组织和机构中十分普遍,其对社会、组织及个人的负面影响也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以往研究却忽视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另一面。本文从道德补偿视角探究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关系受益人利他行为的积极影响,通过4个实验研究设计对研究假设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会促使关系受益人出于弥补而做出利他行为,关系受益人的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情绪中介了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1和2),且关系受益人与非受益同事的关系亲密度正向调节上述链式中介效应(研究3)。相比于低水平的关系亲密度,高水平关系亲密度下关系型人力资源管理实践通过道德自我形象和内疚影响利他行为的间接效应更强。本文有助于拓展关系实践的研究视角,且为企业管理者平衡关系型HRM实践的消极影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基于IPO模型的团队多样性-冲突-绩效的权变模型。通过对国内外的112篇实证文章(n=9263)进行元分析,本文定量地梳理近年来团队多样性-团队冲突-团队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并重点考察团队冲突与团队绩效之间的调节变量。元分析结果发现:团队深层多样性是引起团队冲突的重要因素,表层多样性并不会显著增加团队冲突;与美国的研究不同,中国情境下任务冲突将显著降低团队绩效;被试类型、回收率、团队规模和团队冲突的不对称感知等变量调节团队冲突与团队绩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卫旭华  刘咏梅  陈思璇 《心理学报》2015,47(9):1172-1187
Harrison和Klein (2007)将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划分为分离、多样和不平等三种类型。借鉴这一分类, 运用元分析的方法检验了不同类型的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对团队绩效的影响, 以解释以往多元化研究结论不一致的原因。基于中外137篇论文(345个效应值, 79639个团队)的元分析结果显示, 多样型多元化对团队绩效有正向影响, 而分离型多元化和不平等型多元化对团队绩效的主效应并不显著。调节效应检验显示, 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与不同类型绩效的关系存在显著差异, 且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多元化与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国家地域和不同类型团队中也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跨国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通过合理的多元化管理来提升团队和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