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项目反应理论(IRT)模型依据项目与被试的特征预测被试的作答表现, 是常用的心理测量模型。但IRT的有效运用依赖于所选用IRT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相符合的程度(即模型?资料拟合度, goodness of fit)。只有当所采用IRT分析模型与实际数据资料拟合较好时, IRT的优点和功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Orlando & Thissen, 2000)。而当所采用IRT模型与资料不拟合或选择了错误的模型, 则会导致如参数估计、测验等值及项目功能差异分析等具有较大误差(Kang, Cohen & Sung, 2009), 给实际工作带来不良影响。因此, 在使用IRT分析时, 应首先充分考察及检验所选用模型与实际数据是否相匹配/相拟合(McKinley & Mills, 1985)。IRT领域中常用模型?资料拟合检验统计量可从项目拟合、测验拟合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并比较, 这是心理、教育测量领域的重要主题, 也是测验分析过程中较易忽视的环节, 目前还未见此类公开发表的文章。未来的研究可以在各统计量的实证比较研究以及在认知诊断领域的拓展方面有所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IRT中表现较好的CVLL法引入到认知诊断领域,同时比较并分析CVLL及认知诊断领域已有的测验相对拟合检验统计量的表现,为实际工作者在认知诊断模型选用上提供方法学支持和借鉴。结果表明:CVLL的表现比其它传统测验相对拟合统计量要好;且当对Q矩阵进行误设时,该统计量也能选择较优的Q矩阵,说明CVLL在Q矩阵侦查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