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欠发达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这里,我打算证明,欠发达问题不仅引发了哲学最基本和最古老的问题之一,即精神与物质的联系问题,而且有助于重新系统地阐述这个问题。比较认真的研究确实可以展示出欠发达令人吃惊的一面:欠发达只不过是某种特有的混乱或不平衡的明显症状(就像人们谈到某种疾病的症状)。这种症状奇特而扭曲,暴露出精神和物质之间有一种独特的、出乎意料的紧张关系。实际上,我们不会轻率地排除这样的观念:精神和物质之间的联系完全有可能在某种不平衡的情景下比在某种融合的情景下表现得更清楚。此外,这种为了观察存在于精神与物质之间的联系而研…  相似文献   
2.
本刊编辑部决定刊登该文的出发点,是该文可引起读者的兴趣:他们可以通过第一手材料了解布哈林的哲学观点,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及其著作的风格。在布哈林多种多样的科学活动和文学活动中,对历史唯物主义问题的研究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只需说出一点就够了:写成于1921年、以后多次再版的,深受欢迎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即出自布哈林的手笔。详尽地研究布哈林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做了什么工作,他在这一领域中著作的短长优劣,那是以后的事。但有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他从不固步自封,  相似文献   
3.
目前大批苏联著名学者正在集体撰写一部新的哲学教科书。我们认为,把这些作者撰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书的结构、前言和结束语向广大哲学界作一介绍是适宜的。我们也和该写作集体一样,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该书即将由《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哲学导论》一书现正由贾译林、李树柏主持翻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  相似文献   
4.
作者首先分析历史唯物主义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下面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学,而不能看作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另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社会学,最多只是社会学的一般理论的和方法论的基础;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之中包含有哲学方面和社会学方面。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哲学,同时又是社会学。他说:历史唯物主义正是作为关于社会的哲学科学,才能头一次科学地解决社会学的根本问题;另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只有作为社会学的科学,才能解决社会发展的哲学问题。作者也谈到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和所谓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关系。他反对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全部问题包括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领域内,而认为它们之间既有深刻的有机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其次,作者论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意义。他说:具体社会学研究是发展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一种形式;没有具体社会学研究,历史唯物主义就有变为由一些凝固的、固定不变的、脱离现实的概念和范畴组成的体系的危险。他说,马克思的《资本论》、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列宁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伟大的创举》都是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典范。他反对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的任何研究都称为具体社会学研究,而主张把社会研究和社会学研究区别开,认为具体社会学研究只是社会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再次,他阐述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对象。他认为这样的对象包括:一、社会在向共产主义过渡过程中社会结构的变化;二、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组织的形式及其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组织成长为共产主义社会自治的过程;三、劳动和社会生活其他方面的相互关系,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互关系的动向,首先是人的形成过程,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的形成过程;四、家庭和日常生活关系;五、社会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科学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宗教存在的原因和消除的条件,社会主义意识向共产主义意识过渡,等等。最后,他论述了所谓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他认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是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方法则包括提出假说、进行社会实验、填调查表、直接访问、研究私人文件、进行观察以及模拟、统计和数学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美国率先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全新概念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兴起了一股“信息高速公路”热,因为它的建立与发展必将在社会各个领域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尤其应该意识到,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信息高速公路将通过其对临床医疗与康复、预防医学、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多方面的影响来彻底改变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扬州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于诗书画并称三绝.他所画的兰花,摇曳多姿.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体,人称"板桥体".诗歌、道情的造诣也十分出色.郑板桥中过"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过十余年县令,为民谋福.做官前后皆卖画扬州,以艺养身,诗、书、画、印熔铸成他千古的清名.  相似文献   
7.
所有皮尔士的研究者们都应注意到:皮尔士对于哲学本性的理解在今天很不常用.皮尔士首先是一位科学家,其次是一位物理学家,再次才是一位对于哲学感兴趣的物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他的哲学就是科学逻辑.哲学被他视为一种严重依赖于科学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对于哲学的理解就是概括意义上的科学.从历史上澄清这一点,对于正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皮尔士的相关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皮尔士对于科学本性及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述,对于当代哲学研究也不无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领域一般性职业成熟度测量中存在的问题,从领域特殊性视角出发,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包括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和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成熟度两个分问卷,经过对2056名大学生的初测和5512名大学生的正式实测,结果发现:(1)师范生教师职业态度成熟度问卷包括内在取向、确定性、独立性和外在取向四个维度,研究编制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一般职业成熟度无法替代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测量结果。与非师范生相比,师范生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上的得分更高,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随年级升高呈增长趋势。这些结果对于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的构想效度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讨家长式领导影响员工离职意向的内在作用机制,采用家长式领导量表、组织认同量表和离职意向量表对某企业176名员工分3个时间点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家长式领导中的德行领导、仁慈领导和组织认同显著正相关,和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威权领导和离职意向显著正相关,组织认同和离职意向显著负相关;使用层次回归法发现,在控制组织认同后,德行领导对离职意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运用Bootstrap法发现,组织认同在德行领导、威权领导与离职意向间是唯一的中介变量。因此,组织认同在家长式领导中的德行领导、威权领导和离职意向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