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预先承诺是指个体提前做出一个有长远目标的决定来限制对即时诱惑的选择,从而避免在未来决策中由于意志力缺乏而出现的自我控制失败。最后期限法和限制选择法是开展预先承诺研究的常用范式。本研究在系统回顾预先承诺的三种理论解释(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差强化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整合性的认知神经机制模型来解释预先承诺的作用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预先承诺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范围,并探究预先承诺调控非理性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检验个体在高、低自我损耗状态下的诚信行为表现,以及内疚情绪启动能否缓解自我损耗对诚信行为的负性影响。本研究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理论,通过2个递进行为实验进行检验。实验1采用"非优势手反应"任务操纵被试的自我损耗水平,以被试在随后的"猜测硬币正反面"游戏中预测的正确率作为诚信行为的指标,结果发现:相比于低损耗者,高自我损耗者谎报更高的预测正确率。而实验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点游戏"任务测量诚信行为,并增设内疚情绪启动任务,结果不仅证实了实验1的结果,还发现诱发内疚情绪有助于降低非诚信行为的水平。据此可认为,自我损耗降低了诚信行为,而启动内疚情绪可缓解这一效应。  相似文献   
3.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采用问卷法对广州市2所初中(初一和初二)和2所高中(高一和高二)共562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关系,以及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父母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未来教育规划,但对未来职业规划的预测作用不显著;(2)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在父母自主支持和青少年未来教育、职业规划之间均起着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3)纳入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的中介作用后,父母自主支持对未来职业规划具有显著的负向残余效应,但对未来教育规划的残余效应不显著,这表明父母自主支持对青少年未来规划的影响可能存在坏的一面。因此,基本心理需要和个人成长主动性是影响父母自主支持与青少年未来规划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因。  相似文献   
4.
聂衍刚  利振华  窦凯 《心理科学》2019,(5):1202-1208
预先承诺是指个体提前做出一个有长远目标的决定来限制对即时诱惑的选择,从而避免在未来决策中由于意志力缺乏而出现的自我控制失败。最后期限法和限制选择法是开展预先承诺研究的常用范式。本研究在系统回顾预先承诺的三种理论解释(自我控制资源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和时间差强化学习模型)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整合性的认知神经机制模型来解释预先承诺的作用过程。未来研究可进一步丰富预先承诺的研究范式和应用范围,并探究预先承诺调控非理性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5.
预先承诺作为一种有效的自我控制策略,主要通过提前排除那些在未来决策中可能会诱使个体做出冲动决策的选项,以达到降低决策冲动性的目的。预先承诺调控跨期决策主要是通过侧额极皮层(LFPC)、背外侧前额叶(DLPFC)、腹内侧前额叶(vmPFC)、后顶叶皮层(PPC)等脑区的共同激活,在自我控制、价值估算、特质冲动性、惩罚敏感度等心理变量的影响下发挥作用。本研究分别从认知机制和神经基础两个方面提出预先承诺降低冲动决策的整合模型,为干预和降低个体决策冲动性提供理论借鉴。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究预先承诺调控跨期决策的心理与神经机制,并加强预先承诺在决策领域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