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第2卷:1925年——1927年;第3卷:1927年——1928年;第4卷:1929年;第5卷:1929年——1930年。博伊兹顿(Boydston)主编,1984年南伊利诺斯大学出版。这四卷著作提供了杜威从1925年到1930年的大部分有权威的作品。第2卷由J.古因洛克作序,有24篇论文,4  相似文献   
2.
环境伦理学使西方伦理学走到了一个转折点.一切伦理学都在寻求一种对生命的适当尊重.这就要求把伦理学应用于商业、法律、医学、技术、国际发展以及核裁军等领域,尤其是这样的领域:在这里科学(无论理论科学还是应用科学)使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和新的力量.并使我们对伦理学和宗教所发现的人权有了更为敏锐的感受能力.但是,所有这些应用没有一个探究是否可能存在超出人类范围的义务.要尊重生命就要有一种类似于关心人类幸福的其他伦理学,而现在就是要有关心环境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对生命的尊重更进了一步,它要探讨是否可能存在非人类的义务对象.我们所需要的伦理学关心的是,与文化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3.
1.勿庸置疑,E.布洛赫是20世纪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如果我们对他思想中富有革新精神的特点,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加以分析,我们就是不明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会被他所谈论的乌托邦,希望和尚未(not-yet)等各种奇异方案所欺骗。对布洛赫思想中的这些缺点必须作准确、具体的分析。换句话说,给人深刻印象的幻想是一回事,然而,这些幻想并不能取代对社会先决条件和意识形态现象的作用之探讨。尽管在布洛赫的思想与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或维特根斯坦、波普尔的思想之间有相似之处,但是,他富有革新精神特点的思想与近代资产阶级思  相似文献   
4.
1.哲学入门引导学生学习哲学有三种经过试验有效的方法。一种是让他们读古典名著,循序渐进地、一本本地读下去。一种是让他们集中力量读一个长期悬而未决的哲学问题,并比较不同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在适当的时候,再用这个方法去阅读其他的问题。第三种方法是让他们学习哲学史,使他们根据年代先后既能读到哲学问题又能读到各位哲学家的著作。这三种方法可简称为:著作、问题和历史。它们既可用于学习现代哲学,也可用于学习一般哲学。例如,J.麦夸里(Macquarrie)著的《存在主义》一书,通过对关键问题和概念的连续讨论,  相似文献   
5.
8.道德哲学一本高水平的最新伦理学入门书是J.L.麦基(Mackie)著《伦理学:虚构正确与错误》(Ethics: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霍斯波斯的《人的行为》(Human Conduct)是一本特别好的教科书。G.J.沃诺克的《当代道德哲学》(ComtemporaryMoral Philosophy)是20世纪中以英文撰写的一本简短而易懂的道德哲学历史著作。该作者的《道德的对象》(The Object of Morality)试图分离出那些确实是道德的道德判断的内容。P.H.诺埃尔-史密斯(Nowell-Smith)的《伦理学》(Ethics)是一本语言分析者的入门书。厄姆森(Urmson)的《伦理学中的情感理论》(The Emotive Theory of Ethics)不但是对被逻辑实证主义所抛弃的道德哲学的论  相似文献   
6.
这本集子是由直接批评格维尔茨的伦理理性论,尤其是批评他的《理性与道德》一书的十四篇文章所组成,并附有格维尔茨冗长而详尽的答复。总的说来,尽管这本集子中的各类文章都十分钦佩格维尔茨的创造力,并且都程度不同地赞同他的研究方向,然而作者们都毫无例外地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格维尔茨的“普遍一致”的中心原则,  相似文献   
7.
由波恩的康德协会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哲学系发起的第十六届国际康德会议,将于1985年9月8日—12日在凯勒尔大学会议中心举行。全体会议将讨论提供给会议的论文。另外,将按如下几组内容召开(?)组会议:(1)康德批判哲学以前的发展情况;(2)先验论的美学和逻辑分析法;(3)先验的辩证法和方法(?)(4)科学的哲学和数学的哲学;(5)实践理性批判;(6)道德和法的形而上学;(7)目的论判断、人类学、历史和宗教的批判;(8)美学和艺术哲学;(9)康德哲学的影响史。论文要求不超过12页(隔行打印),于1984  相似文献   
8.
S.C.克劳福德(Crawford)著《印度伦理思想的发展》一书比较适时而清晰,然而内容不够充实。最后一章“印度伦理思想概要和简评”是其精华所在。这章结论就象是一篇绪论,深刻而细致地统观了包括人生目的、人生各阶段的责任、种姓责任以及一切人应尽的责任的印度伦理学。作者把伦理学分成客观责任伦理学、主观美德伦理学,以及一种超越的人生,这种超越的人生并不是有意追求德行,但又从不背离道德方向。他根据印度人的思想,有  相似文献   
9.
罗素     
B.A.W.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社会理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对20世纪的哲学有重大影响。从1890年至1894年罗素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数学和哲学。H.西奇威克、J、沃德和G.F.斯托特是他的哲学导师。1895年至1901年罗素是三一学院的研究员,1910年至1916年在那里教授哲学。由于他反对第一次世界  相似文献   
10.
非洲哲学     
博登林教授的《非洲哲学问题》(载英《Philosophy》1981年四月号)一文,既否认非洲哲学的存在,又是为西方哲学辩护。就当今海德格尔、尼采以及欧洲大陆哲学家们的作品而论,哲学是形而上学的,是欧洲人的,最终是希腊人的,甚或可以说是以希腊语言为基础的,也就会赞同该文作者的这一观点,即土生土长的非洲思想体系不是哲学的。然而,他们不会赞同他为评价哪些思想是否哲学而提出的判断标准。他们也不会凭借他们给哲学(欧洲人的,等)所下的定义就赞同他指出的这一特性,例如,哲学思想对所有人都是有关系的(第117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