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莹  李纯青  高鹏  刘艺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6):990-1004
研究以直播营销为背景, 引入产生于通讯领域的社会临场感概念, 在文献归纳分析的基础上首先探讨直播营销环境下社会临场感的内涵和构成; 之后基于从众消费理论通过行为实验的方法探究直播营销中社会临场感影响线上从众消费的认知机制; 进一步, 根据社会临场感理论探讨自我建构和消费者-主播关系强度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最后基于社会助长理论, 利用神经科学方法客观性和“过程测量”的优势探索直播营销中社会临场感影响线上从众的情感机制。研究将揭示社会临场感影响线上从众消费行为的机理, 为直播播主和电商卖家提供指导的同时, 帮助消费者了解自我, 以做出更理性的消费决策。  相似文献   
2.
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他们谈得很投机,油漆匠也从未提起男主人的缺憾。  相似文献   
3.
镜文化与佛教文化之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艺 《宗教学研究》2001,48(1):117-123
四千年的中国镜文化蕴涵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昭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历程.此间,佛教文化东传入华,对我国镜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季羡林先生说过"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从汉代、或者从魏晋开始,我们的历史、哲学、文学艺术就会是另一个样子,宗教就更不一样了."①的确,镜文化与佛教文化系统,一个基于物质载体而沿续并不断充入新的文化内涵,一个本于纯粹思想理念,需要通过物质生活中的事物强化其传播接受,二者因惊人相似的同构关系而形成互动.  相似文献   
4.
由慧能(638—713年)所实际开创的南宗禅在马祖道一(709—788年)的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南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禅宗的代名词。马祖道一在慧能禅宗的阐扬和发展中起到了非常关键而重要的作用。关于马祖禅在慧能禅宗发展中的地位和特征,正如洪修平先生所指出的:慧能奠定了南宗禅的理论与禅行之原则,而以马祖道一为最重要代表的南岳怀让禅系及青原行思禅系则将这种原则贯彻到宗教实践中去,并在实际的禅行生活中将禅宗进一步发展并使之繁盛。(参见洪修平)这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研究得出的合乎逻辑的结论。本文主要从教学精神、教学方法的角度,…  相似文献   
5.
古筝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弹拨乐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流传、发展过程中,与各地的语言、风俗以及民间音乐相融合,逐渐形成了鲜明地域特色的筝乐风格和流派.在我国黄河流域,历史上广泛流行着古筝音乐.在这一地区较为集中地分布着河南筝派、山东筝派和陕西筝派三个古筝流派.三派筝乐与民间音乐的关系,就如同血和肉、鱼和水的关系,正是丰富、浓厚的民间音乐的土壤,才培育出了筝乐这朵中国民乐的奇葩.  相似文献   
6.
刘艺 《宗教学研究》2004,2(2):65-71
在我国,萨满教、苯教、道教、佛教等各形态宗教都对镜有极广泛的运用,其中以道教表现得最为突出.道教在科仪法术中、自身修炼中以及道教玄理的阐发中对镜展开了全方位的运用,这对镜本身的形制、纹饰、铭文以及功用的扩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此道教与镜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积极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7.
刘艺 《美与时代》2014,(11):54-54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而书法作为一种汉字的艺术形式一直被世人所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各门学科互相融合,现如今书法这种艺术形式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来。令人耳目一新,意味无穷。  相似文献   
8.
刘艺 《美与时代》2006,(12):69-71
陕西筝曲是依附于陕西地方戏曲及大型器乐演奏形式的民间音乐整理、编订、创作而成的。河南筝曲的渊源主要依托于“河南曲子”。复兴之后的陕西筝派技法是通过长期的对外派筝艺的学习、继承、借鉴并根据陕西地方音乐风格表现的特点而形成的。河南筝作为长期伴奏说唱音乐与河南曲剧的乐器,所以逐渐地形成了乐器自身的表现技法,使得河南筝在戏曲腔韵艺术与微分音程的运用上,呈现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9.
刘艺 《宗教学研究》2006,11(4):13-18
元杂剧《桃花女》是一部植根于民间文化生活土壤中、同时又极富特色的道化剧。它在价值方面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对于此类颇具特殊性的作品,我们的认识视野不可过于狭窄。如果我们仅从传统的思想内容及艺术价值的视角去审视它,收获恐怕不会太大。但若是换个角度,例如从宗教的视角去观照之,我们就会发现此剧不仅有着极为丰富的宗教文化蕴含,而且有着极为重要的宗教学价值,应当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罗森是法国的一名著名律师,二战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他逃到美国。到美国后他忙于找一份工作,写了许多求职信,等了好长时间,只有一家旅游公司回信给他,然而信的内容使他怒火万丈。该公司回信讽刺他说:你英语水平太差,错词太多了,我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