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岩石     
我,曾是深山里普通的岩石,和松涛作伴,与溪水嬉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日升日落,点辍着我的平凡。 但,有一天,铁锤击碎了深山的沉寂,钢钎凿去我的笑靥, 我,痛苦地呻吟,愤懑地抗议:“我与世无争,为何受这样的折磨?!” 我,曾是深山里普通的岩石, 今天被运出山岭, 我和我的伙伴, 被建造在已立好的根基上,  相似文献   
2.
<周易>的"象"有悠久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文献<三坟>.卜筮在商朝时已成熟,早在商朝时就有官方易学和民间易学之分,所谓组成数字卦的数字应该是符号而不是筮数,在<周易>之前有<商易>,<商易>是商代巫咸结合远古文化与筮数而成.在商周时期有官方<易>和民间<易>,<周易>是对商代官方易学<商易>亦即<坤乾>的损益.从各种文献看,今传本<周易>的成书是比较晚的,<周易>形成后有很多不同的传本,亦有义理<周易>和卜筮<周易>之分.  相似文献   
3.
我是一粒种子,愿化作一串樱红;摇曳在南国的春天,愿和众姊妹弟兄一起,化作万紫千红,妆扮祖国壮丽河山!  相似文献   
4.
通行本和<集解>本蒙卦卦辞"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中的"告",帛书本和汉石经皆作"吉".自帛书<周易>出土以来,有许多学者开始脱离传统的看法,而越来越倾向于以帛书本和汉石经的"吉"字作为正解.然而.从蒙卦卦辞的文意来看,还是以作"告"字是;从赞同以帛书作"吉"为长的各种观点来看.他们其实也并没有提出可以站得住脚的论据.虽然帛书<缪和>的确已将蒙卦卦辞的"告"解作"吉"字,但这种解法实际上是对蒙卦卦辞的篡改、曲解或误读;就笔者有限所见,在各种主要传世文献中,至少从西汉时代起,就基本上是将蒙卦卦辞解作"告",而非解作"吉"的.说明作"青"解读的帛书本和汉石经本并非主流版本.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