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黄宗羲是十七世纪中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冯友兰先生称其为“中国历史第二次大转变时期思想界中的先行者”,并指出,“就中国封建社会说,新时代的出现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黄宗羲的思想就是这股大风的风头。”(《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六册,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页、25页)对于这位新时代的思想先驱,学术界曾有过不少研究成果,但大多侧重于他的《明夷待访录)}的社会政治思想和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他为父鸣冤,锥刺奄党,毁象料难,辗转抗清等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平事迹,少有涉及其哲学思想。有些中…  相似文献   
2.
<正> 浙江不仅山川秀丽,也是人文会萃之地,培育出许多伟大的杰出人物,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浙江文化源远流长,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余姚河姆渡文化。但它的发展和兴盛是在南宋时期。全祖望说:“吾乡自宋元以来,号为邹鲁。”(《鲒埼亭集》外编卷十六《槎湖书院记》)浙江是南宋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南宋文化又是北宋文化的南移、继续和发展。两宋文化为浙江文化奠定了深厚的  相似文献   
3.
一、正确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与儒家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文化思想领域里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所以如此,这是因为:第一,自本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之后,就存在着与中国本土文化,特别是与儒家文化的关系问题。但是,这一问题,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大多时间里二者处于对立的状态。就马克思主义方面来说,在大多时;司里,对儒家文化的全盘否定,是其基本的态度。“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普遍认为,中国近代的落后,是由儒家文化造成的。这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一种文化背景。因此,新文化运…  相似文献   
4.
<正> 自从1933年发表《先秦哲学中的辨证法》以来,在中国哲学史这块园地上,张岱年先生已经辛勤地耕耘了五十多年了。近年来,他多次指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必须运用新方法,开拓新领域。在他发表的《中国古典哲学的价值观》、《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继承》、《孔子与中国文化》等几十篇有关中国哲学史的论文中,正是表现了这种不倦的探索精神,一方  相似文献   
5.
<正> 《孔子研究》编辑部和《东北之窗》杂志社,于1990年8月20日至22日,在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联合举行了孔子思想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央党校、中国新闻社、南京大学、国防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大、浙江省社科院、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黑龙江大学、贵州大学、《今日中国》杂志社、辽宁师范大学等学校、出版部门与研究机构的近三十位学者,他们是:马振铎、王树人、王凤贤、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至建国前的孔子研究与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交织在一起,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十年内战和抗日战争四个不同发展时期。辛亥革命的批孔,是维新变法时期“排荀”思想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与反对清王朝的斗争联系在一起。五四运动时期对孔子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人,对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缺点是把新文化与传统文化绝对对立起来,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这一时期的尊孔是一个政治概念应与学术研究中对孔子有所肯定相区别。十年内战时期蒋介石继袁世凯之后掀起了辛亥革命以后的第二次尊孔高潮,宋庆龄、鲁迅等对蒋介石的尊孔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这一时期围绕孔子的史料、阶级属性、思想体系、思想核心、哲学思想、教育思想以及真孔假孔等问题,有较深入的讨论,出版了一大批带有近代学术色彩的著作。但多偏重于考证。抗日战争时期,经过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思,毛泽东提出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方针,孔子研究进入了批判继承的新阶段,一批学者用唯物史观研究孔子结下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正> 中国孔子基金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衢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发起的“儒学与浙江文化研讨会”,于1991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在衢州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中华书局、中国社科出版社、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省委党校、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宁波师范大学、沈阳黄金学院、余姚市文管会、衢州市文化局、衢州二中、衢州技工  相似文献   
8.
辛冠洁、丁健生、蒙登进同志主编的《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和《中国近代著名哲学家评传》(下称《古代》、《续编》、《近代》),已由齐鲁书社再版重印。这套《评传》,由中国  相似文献   
9.
1988年12月1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在北京孔庙会议室举行题为《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与民族和解》的座谈会,二十多位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讨论是围绕这样几个题目展开的:1.中国传统文化是海峡两岸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2.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中国传统文化;3.历史上中国传统文化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中的作用;4.中国传统文化在当前民族和解中的地位;5.加强海峡两岸学者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途径、方法、形式)。下面是大家发言的摘要。  相似文献   
10.
<正> 心学的形成、演变时期恰好是我国封建社会在日臻完善到达峰巅后开始走向衰败的历史阶段,这其间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发展,是中华民族迈向近代的前夜。应当说心学的产生、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其自身的合理性。用科学的态度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今年出版的王凤贤、丁国顺所著的《浙东学派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一书,以时代变迁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作为参照,独辟蹊径,从地域性学术思想及学派形成、流变的过程对阳明心学的产生、发展作了寻根式的探微,为深入细致地探讨阳明心学的流变提供了一个新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