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我们的道德难题──原因与出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近年来我们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道德问题,重要的不是发表道德义愤和道德呼吁,更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些加强道德建设的措施建议,而是要认识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诚然,认识到问题之所在不等于就能解决问题,但起码可以为解决问题提供较为适当的起点。我认为,我们的道德...  相似文献   
2.
从伦理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方兴未艾的城市化的意义不在于乡下人进城变成城里人,而在于城里人与乡下人一起变成现代市民.乡下人与城里人之间的差别,属于同一社会性质、同一传统伦理之中不同身份之间的差别;而乡下人及城里人与现代市民之间的差别,则涉及两种性质的社会及其伦理之间的差别.从传统的差序格局社会及其特殊伦理到现代的市民社会及其普遍伦理,是一种脱胎换骨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现,既有赖于自上而下的制度调整,也有赖于自下而上每个市民的伦理自觉.  相似文献   
3.
1995年4月15—16日,“广东人生科学学会成立大会暨广东首届人生科学学术讨论会”在华南师范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举行。与会的省内外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共110人。会上着重研  相似文献   
4.
●金钱是物质财富的代表和商品买卖的工具 ●金钱在市场经济中有巨大的权威 ●金钱是人生的基础,但远不是人生的全部 ●金钱崇拜有其产生的必然,也有它消除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合理”这一说法,是人们常常用到的。例如人们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合理,判断一个社会是否合理等等。但人们判断合理与否的标准却并不相同。我认为,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合理”这一说法。一,“合理”意味着“合乎事实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合理”以“真理”为基础,而建立在谬误基础之上的想法和做法则必然是不合理的。“合乎事实及其规律”,意味着从事情的“已在”来讲,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而从事情的“未来”来讲,是“可能”的,而不是“没可能”的。所以,我们要使自己的行为是合理…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儒家崇尚人的德性,本想以德性约束强权;但儒家与君主专制的结合与相互利用,在扩张了德性之作用的同时,也导致了虚伪的流行。道家对虚伪道德做了深刻的揭露和讽刺,主张回归本真。但具有真诚之德性的,正是儒家的真君子,而非道家的“真人”。在中国历史上,虚伪与赤裸裸的恶、伪君子与真小人相生相伴,形成一个个怪圈。要走出这一怪圈,当从确立真诚之德性始。而要确立真诚之德性,必须回归于德性自律,并以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形成互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