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刘丰 《四川心理科学》2014,(17):182-182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具备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等优越性,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将系统的探讨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对策,愿与同仁们一起交流共勉。  相似文献   
2.
刘丰 《中国哲学史》2023,(2):119-128
蒙培元先生的理学研究以朱子哲学为核心。他在晚年对朱子哲学的研究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看法,而且也突破了早期的一些观点。就朱子哲学中的理气观来说,他从早期的观念论转变到晚年的存在论,从两个世界转变到了一个世界。蒙先生认为朱子哲学中的“心”具有本体的意义,并且在此基础上又发展出他的情感哲学与境界理论。蒙先生还从境界说转出了生态说,将朱子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诠释推向了一个新的维度。中国哲学其实就是深层次的生态哲学。这是蒙先生“接着讲”宋明理学,“接着中国哲学生态观讲”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刘丰 《哲学动态》2003,(1):18-20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中国海外交通史学会、泉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及喜马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中华文化与域外文化的互动暨‘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2年 10月 19日至 2 1日在福建泉州举行。来自海峡两岸以及美国等地的 6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讨论会。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曾经十分繁荣 ,在中国文化对域外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 ,外来文化对中国文化也曾产生过相当深远的影响。但是 ,由于受到一元史观和王朝中心观念影响 ,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系统的文化交…  相似文献   
4.
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讲到宋代礼学时说:“宋人尽反先儒,一切武断;改古人之事实,以就我之义理;变三代之典礼,以合今之制度;是皆未敢附和以为必然者也。”刘师培《经学教科书》也认为宋代礼学“掊击古义,穿凿浅陋,殊不足观。”若从传统经学的立场来看,皮锡瑞与刘师培一主今文,一主古文,二人对经学史的判断、评价有许多看法是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  相似文献   
5.
清代学者纳兰性德曾指出:"宋之群儒,经义最富,独诠解《周礼》者寡,见于《志》者仅二十有二家而已。盖自王安石当国,变常平为青苗,藉口《周官》泉府之遗,作新经义,以所创新法尽傅着之,又废《春秋》,不立学官,于是与王氏异者多说《春秋》而罢言《周礼》。若颖滨苏氏、五峰胡氏,殆攻王氏而并及于  相似文献   
6.
刘丰 《世界哲学》2007,(6):101-111
春秋后期到战国以来,礼发生了一次转变,由重视日常仪节的礼仪转向重视国家制度的礼制。儒家通过礼制的损益变革,提出了诸如禅让、革命、王鲁和选举等关于国家政权转移的理论,对礼作新的解释,以此实现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现在我们所说的东方研究仅仅意味着把东方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为了形成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需要对东方思维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但是,迄今为止,这种反思还尚未进行.  相似文献   
8.
"为民父母"是商周时期就已产生的政治思想,后为儒家所继承,尤其是孟子和荀子对"为民父母"的政治思想有不同程度发挥。"为民父母"的主张是孟子仁政和荀子礼治的中间环节。《礼记·孔子闲居》一篇以及《礼记》的其他篇章将"为民父母"和儒家的礼学思想结合起来,尤其是在"为民父母"的理论框架下将礼的亲亲与尊尊协调整合起来。这种思想与荀子的思想更加接近,这也说明《孔子闲居》等篇与荀子学派的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