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夫走卒、达官贵人、神仙皇帝,人人都想把握自己的命运,领略生活中的妙趣,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可是现实的生活告诉人,即便你有钱、有地位、有荣誉,却不一定有幸福。经上说:"智慧赐人幸福"。(箴1:20)因为,只有智慧才会让人去思索幸福生活的价值的含义,顿悟生命真谛,从而获享幸福。谈到智慧,我们就很自然地想到了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他在当时曾被认为是最有智慧的人。于是有人去特尔斐神庙求神谕,询问是不是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相似文献   
2.
责任感     
责任感是人自觉、志愿地把自己应该做的每一件事情做好的一种情感,同时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情感是责任的动力,态度是行动源泉。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责任感,对人、事、物就会缺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同样如果一个基 督徒不具备责任感,他在灵性的追求上就缺 少了可靠的保证,在信仰上就会滑向逃避主 义、世俗主义,市侩主义。 现代人不大愿意为自己的行为、灵性保 持一个肯负责任的态度。就像我们的原祖亚 当、厄娃一样,“你给我做伴侣的那女人把果 子给我吃,我就吃了……那蛇诱惑了我,我就 吃了。”(创3:12—13)这个始终不…  相似文献   
3.
关于欲望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他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就一个人到山中居住了。后来他想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考虑地就给了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在他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的福传慕道中,一些慕道者,甚至一些老教友都会常常向神父提出这样的问题:信仰能给我带来什么?在我的记忆中,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发问的人是我的一位婶婶。七十年代叔叔娶了不信教的婶婶,奶奶常常劝她信教,劝的次数多了,婶婶终于开了口:"娘!如果你让我念经,念出两斗米来,我就信!"第二次听到这  相似文献   
5.
珍惜今天     
一位智者说:“过去、现在和未来其实一个——它们就是今天。”人的岁月不如说人的生命都是由一个一个的今天组成的。对每一个今天的荒废其实就是荒废生命。佛教常常言及的“活在当下”,就是让人常常活在今天。在修行上,佛教有一句口头禅叫做“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就是说:修行不是等着去上殿,等着到禅堂打坐,等着去念经。修行是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在进行的工作、生活。只有把握了这个方法,真正能够做到时时觉照、念念自知,我们才不会空过。其实不只是修行,做任何事都应从当下,从今天做起的;等待,永远是一种空想,一种妄想。  相似文献   
6.
活在世上有许多财富,但经上说:“没有一种财富, 能胜过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一种快乐,能超过内心的喜 悦。”(德30:16)失去了健康这一财富,其它所有的财 富就失去了依存的基础。如果把生命的健康比作1,那 么,权势、名誉、地位、金钱、美色等等人世间的一切皆 为1后面的0,而离开了1,一切就全归于0。也就是说当 我们连生命都不能享用了,还能享用什么呢?可见健康 应该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论财富     
让人变得贪婪而失掉情感巴尔扎克笔下的欧也妮·葛朗台就是最好的例证。对财富贪得无厌的追逐,致使精神世界完全商品化。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除金钱以外,对任何人都没有感情,妻子和女儿只是在金钱有关时,在他心目中才具有意义。他破例为病危的妻子花钱求医,“因为她一死就得为遗产登记,而这就要了他的命”;当他知道女儿愿意放弃遗产时,“他热烈地拥抱她,把她紧紧地搂得几乎喘不过气来”;甚至在他临终时神父为他出终傅时的十字架,他也以为是金子,抢攥在手。这种对财富畸形的贪婪,造成了他的心理变态,以至于除金钱外看不到任何东西…  相似文献   
8.
论财富     
一位名叫痖弦的台湾作家说: “科技虽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理性化, 光彩绚目的物质生活,却也造成了精神虚脱和意义危机。”世界性商品经济的大潮,掀起了世俗主义的浪涛。股票、美元、洋车、洋房这些与财富有关的东西,已成为传媒和人们日常生活感兴趣的话题。也就是说在现代所有的具体问题中,再没有比压在我们身上的金钱问题和金钱所代表的财富问题更迫切的需要我们加以解决。而事实是许多时候我们己完全丧失了正确处理它们的智慧和承担它们的道德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民间曾听到这样一则寓言,有一段时间,因为下地狱的人锐减了,阎罗王便紧急召集群鬼,商讨如何诱人下地狱。群鬼各抒己见。牛头提议说:“我告诉人类,‘丢弃良心吧!根本没有天堂!’”阎王考虑了一会儿,  相似文献   
10.
宁静的力量     
诗人华兹华斯说“普遍休息的本能是渴望宁静”。人的心灵只有在寂静、幽静、静谧、恬静的氛围中,才能与身体一起放松,得到充分的休养,从而得到静思反省,静以修身,培养安定宁静的心理素质,以平安祥和的心态面对生活,感受当下的喜悦,并学会如何过好每一天,进而充分吸取和发挥宁静的力量。但是,当人面对竞争的时代,纷扰的世界,很多时候,被红尘包裹着的我们在为自己和别人祝福的时候,总是祈愿彼此能够拥有健康、名利、财富等等,为此,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