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访美散记     
访美的因缘在我的印象中,三十几年来,我们有些人对美国有着截然相反的评价:本来被说成是“人间地狱”的美国,曾几何时,在有的人的心目中变成了“人间天堂”。我同许多没有亲自领略过美国风光的中国人一样,对于这个西方大国多年来就怀有向往之情。需要稍加说明的是,我对美国的向往,与其说是对那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钦慕,毋宁说是对居住在美国的旧雨新知的怀  相似文献   
2.
净慧 《法音》2007,(2):37-40
我们的佛学院办学的大政方针、大方向,就是要培养合格的、爱国爱教的、有坚定政治立场的、有渊博宗教学识和宗教修养的、深受广大信教群众拥戴的宗教教职人员。这是个大方向,这个大方向我们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学僧毕业以后,还是要以这个方向作为我们弘法利生的毕生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个大方向。  相似文献   
3.
舍利又叫舍利子,是梵文Sarira的音译,意为遗骨、灵骨,通常指佛或佛教高僧去世后火化遗留下的各种颜色的坚硬结晶体和残留物。佛经《金光明》卷四上说:“合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这是说合利是佛教的修行人因清净持戒、修习禅定在身体内部形成的一种沉淀物,它是佛法存在于世的一种象征。根据佛经上的记载,释迎牟尼佛圆寂后火化,烧出8.4万斜舍利子,而佛牙舍利只有4颗,一颗在天上,一颗在龙宫,两颗在人间。人间的两颗如今一颗在斯里兰卡,一颗在北京八大处灵光寺。北京佛牙自从南北朝高僧祛献大师(公元42…  相似文献   
4.
(2011年5月14日)各位教授、专家和学者:我们很荣幸能邀请到各位前来河北参加首届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对我来说,这既是一次对禅宗历代祖师法乳之恩表示感恩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净慧 《佛教文化》2011,(5):10-10
平常讲生活禅,总离不开两句话:“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人生所面对的一切,无非就是生活。在生活中,怎样处理我们的心念,也就成了人生的最大问题。何为“生活禅”?  相似文献   
6.
净慧 《法音》2001,(2):21-21
初识潘宗光先生是在1999年8月,当时知道潘先生以科学家的身份致力于佛法的修习与弘扬,深为叹服。2000年6月,因缘和合,潘先生专程到柏林禅寺皈依三宝。通过近三小时的交谈,对潘先生的家庭情况、学习佛法的因缘和心态、弘扬佛法的志趣等,都有所了解。深感在科技至上、心灵贫乏的当今时代下,居然有像潘先生这样的大科学家回眸传统思想文化,倾心佛法修习弘扬,诚为难得。及至读了潘先生所著《心经与生活智慧》一书,其中的许多思想大有所见略同之感。此处拈出两点,略加梳理,聊当序言,以随喜潘先生此书修订版之问世。  我平生对佛…  相似文献   
7.
净慧 《法音》2006,(12):24-24
宗门正法眼,南极老人星。弘愿邻先圣,深悲泽后昆。百年松鹤态,一片古佛心。刺血书经卷,膺劳建祖庭。弥天开宝座,四海拥禅旌。砥柱中流激,狂澜未足惊。和风新气象,平淡旧精神。桃李三千众,灵山一会盟。我来参大士,合掌颂南庚:佛寿光无量,潮音处处闻!恭祝本公期颐大庆@净慧~~  相似文献   
8.
净慧 《法音》2006,(12):32-32
十一月九日,适在广西参加全国宗教团体领导人研讨会,惊闻莲师圆寂,不胜悽然。一岭外惊闻噩耗传,人天痛失度生船。神州第一尼师去,何日重来化有缘。二素钦戒德火中莲,道范遥尊五十年。犹忆《法音》初创日,洪文佳作振狮弦。三高山仰止万人师,戒德清风四海推。桃李三千沾化雨,春秋百载耀禅麾。法传显密无双士,学贯东西第一尼。撒手尘寰深入定,他方正是度生时。前住柏林比丘净慧和南2006年11月3日挽隆莲上人@净慧~~  相似文献   
9.
净慧 《法音》1988,(10)
什么叫做式叉摩尼式叉摩尼是梵文的音译,中国有好多种译法:式叉、式叉摩那、式叉摩那尼、式叉摩尼,都是指的一种名称;它的意思,则有旧译“学法女”及新译“正学女”的两种。这是佛制女人出家,成为比丘尼之前的必经过程,但又是被中国佛教久已遗忘了的一种名称。所以,晚近以来,多数的佛教徒,对于式叉摩尼的意思,已经不解,且有误解。有人以为在寺中从小戴发修行的女子,便是式叉摩尼。其实,那是不对的,未落发也未改装的女子,仅是居士女的一种,居士分为在家与在寺的男女四种;在家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事男与近事女,在寺的男女居士,称为近住男与近住女,所以,住于寺中  相似文献   
10.
各位居士发心来这里参加佛七,因缘很殊胜。我本人对各位的精进心、勇猛心、向道心感到非常敬佩。不少居士希望我能经常给大家讲讲佛法,但由于教务工作比较忙,所以各位这种愿望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很抱歉。今天已经是佛七第四天了。前几天,明哲法师等已经给各位开示了很多,而且有许多人经常在这里参加佛事活动,经常听各位法师讲法。我今天仅就念佛与修定应注意的问题,根据佛祖的言教,同各位谈一点体会。我们这次举行的是念佛七,严格地说,念佛也是禅定的一种。大家每天念的回向文中就有“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的话。念佛的人都希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念佛三昧也就是念佛的正定(或禅定)。念佛如果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念佛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