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协作抑制是指当人们在一个记忆小组中一起提取信息的时候,小组提取的信息总量比等量个体提取的信息总量要少.心理学研究者致力于从认知角度对该现象进行解释,主要的理论解释有提取策略破坏假说和提取抑制假说.前者认为小组成员的提取结果对组内其他成员的信息组织策略产生了干扰,导致小组的提取成绩低.而后者认为小组内成员的提取结果会抑制其他成员对非提取项目的表征,降低小组协作提取能力,出现协作抑制.本文对两种理论假说的提出背景,基本观点,证据支持及现有争论进行了介绍,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应关注于对两种机制的关键矛盾点进行区别性检验、对不同认知机制在不同条件下成立可靠性的检验以及通过对编码阶段进行操控来进一步考察协作抑制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3.
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虹  陈士俊  张杨 《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2):141-145,154
对天津市302名初中教师进行调查,以比较不同教师群体的工作满意度状况。结果发现,初中教师工作满意度在性别、年龄、任教年级和学校区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报酬、进修和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满意度除人口学变量存在差异外,还在任教年级、学校类型和学校区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与数学成绩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2006,29(4):778-781
以算术应用题为材料,探讨了不同年级、不同数学成绩学生对算术应用题的分类结果及其与数学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差异显著;数学成绩优生与数学成绩差生对算术应用题分类结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第12届欧洲眼动大会(12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ye Movements,ECEM)于2003年8月20-24日在英国北部美丽的港口城市邓迪(Dundee)举行。承办这次大会的是英国的邓迪大学。组委会由英国著名的眼动研究专家AlanKennedy,Matin Fisher,Roger van Gompel,RobinHill,Wayne S Murray组成,我们作为中国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6.
使用视觉搜索范式研究了6岁、9岁、12岁和成人,在限时和不限时呈现材料条件下对实物图形的视觉搜索及再认。结果表明:1)限时和不限时视觉搜索任务方式对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准确性、反应时均有显著影响。2)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准确性随被试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反应时则随其年龄增长而缩短。3)靶项目是否作为搜索项目出现对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准确性没有显著影响,但对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反应时有显著影响,靶项目的出现使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反应时都显著缩短。4)搜索项性质对视觉搜索和再认的反应时指标有显著影响,但对准确性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安蓉  阴国恩  冯虹 《心理科学》2007,30(2):351-354,319
在实物图片或轮廓图先期呈现的条件下研究了6岁、9岁、12岁及成人被试对两可图形的命名或相似判断。结果表明:(1)命名项目或相似判断与线索项目有关时,各年龄被试对判断项的命名或相似判断均表现出与线索项目一致的倾向。(2)轮廓图作为线索项目时.命名或相似判断反应时较长;实物作为线索项目时,命名或相似判断反应时较短。无关项目作为为线索项目时.被试命名或相似判断的反应时居中;命名项目或相似判断项目均与线索项目一致时反应时较短;命名项目或相似判断项目均与线索项目不一致时反应时延长。(3)被试命名或相似判断的反应时随其年龄的增长而下降,6岁和9岁儿童的反应时较长;12岁儿童的反应时较短;成人的反应时最短。  相似文献   
8.
“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源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源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源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源、非典信息压力源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源。(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9.
部分线索效应指让学习者学习一系列材料, 在随后的测试阶段, 给学习者提供先前所学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 让其回忆剩余的材料, 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的现象。通过3个实验, 以图片为实验材料, 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学习时间分配的发展特点。实验1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 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 以物体名称为线索时, 不存在部分线索效应; 而以图片为线索时, 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跨域线索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2利用图片作线索, 考察了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发展特点, 结果发现:图片学习中, 不同年龄被试均存在部分线索效应。结果表明:年龄不是图片部分线索效应的边界条件。实验3考察不同年龄被试对部分线索消极作用的记忆监控的发展变化趋势, 结果发现:小学二年级儿童即使经过多次学习, 也不能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 小学五年级儿童经过二次学习后, 方可意识到这种消极作用, 并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多的学习时间; 初二和高二年级学生经过一次学习, 即可意识到部分线索的消极作用, 他们均在部分线索条件下安排了更长的学习时间。结果表明:儿童的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在小学二年级到小学五年级之间有一个质的提高; 与初二学生相比, 高二学生对部分线索带来的消极影响做了更多的时间补偿。  相似文献   
10.
比较应用题的问题表征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2×2×4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对不同年级学生解比较应用题过程中的各种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解比较应用题时的问题表征策略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数学成绩优生、差生存在不同的问题表征策略;题目呈现方式对学生的问题表征策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