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肇端于19世纪末的中国现代佛学研究,经数代人之肆力爬梳,深思阐发,已取得相当之成绩,然其中之不平衡性也在所不免。以时代而论,学者于唐前之佛教著力特多,而于宋后之佛教则多所忽略。近二十年来,学风渐变,宋代佛教研究渐成学界热点,高论鸿著,时有刊布。举其著者:高  相似文献   
2.
杨亿为宋初西昆体的代表人物,又为宋初最有名之佛教居士与外护,故研究宋初文学与佛教关系,杨亿实乃一中枢人物。本文论述了杨亿崇信佛教的原因,并详细考察其与佛门人物之交游,以窥见杨亿与佛教之关系。  相似文献   
3.
冯国栋 《法音》2003,(8):8-13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见于《华严经·入法界品》。《华严经》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buddha鄄vatamsaka-mahavaipulya-sutra),又称《大不思议经》、《百千经》、《杂华经》。据澄观《大华严经略策》称:此经乃龙树得自龙宫。原经有三本:上本经有十三千大千世界偈,一四天下微尘数品;中本经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经十万偈,四十八品[1]。此一记载当然包含着丰富的想象。现代学者认为此经之结集约在公元二至四世纪,是紧随般若类经典而出现的初期大乘经典。此经究竟结集于何地,学界观点歧互,英国学者渥德尔认为此经编辑于南印度,…  相似文献   
4.
轴突变性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但是由于把其作为轴突失去胞体营养后的被动死亡,长期未受到重视.最近的研究发现轴突变性是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可逆可控的主动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轴突变性所蕴涵的深刻哲学内涵,如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的作用.这种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5.
汉文佛教文献学体系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文佛教文献研究与整理工作取得相当成绩的今天,有必要建立一门专门处理汉文佛教文献的学科,即汉文佛教文献学.本文初步提出汉文佛教文献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建构了汉文佛教文献学的学科体系,认为汉文佛教文献学应由实体层面、方法层面、历史层面与理论层面四部分的研究组成.  相似文献   
6.
唐代慈恩宗的窥基大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成唯识论述记》中提出的四重二谛理论,不仅利于契会唯识中道,突显真俗二谛不一不异之关系,更利于修行证果,在实践和理论上都具有殊胜之处。  相似文献   
7.
轴突变性是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基本病理过程,但是由于把其作为轴突失去胞体营养后的被动死亡,长期未受到重视。最近的研究发现轴突变性是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可逆可控的主动过程,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轴突变性所蕴涵的深刻哲学内涵,如其在细胞周期调控和凋亡的作用。这种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去认识分析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禅宗灯录<五灯会元>历代的刊刻情况,对<五灯会元>的版本进行了较为全面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此书历代的流传状况.  相似文献   
9.
景德元年,道原上进<景德传灯录>,宋真宗下诏编入大藏,此书成为宋代文人参禅的重要读本.而抄录<传灯录>也成为宋代士大夫参禅的重要方法,<传灯玉英集>正是王随抄录<传灯录>之作.本文详细考察了王随与佛教的关系,王随编集<传灯玉英集>的原则以及<传灯玉英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