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启西评传     
马启西是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始人。今年7月4日(农历5月19日),是启西先生归真90周年纪念日。为表达我们的敬意,谨此发表冯今源先生这篇文章。文中,作者通过启西先生创立西道堂历史过程的评述,进一步探讨了促成马启西思想理论与社会实践形成的各种原因,提出马启西思想理论的形成与西道堂的创建是时代的产物,符合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是回回经学直接影响的结果,此外还受到苏非主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加强理论研究 正确认识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第7期《求是》杂志发表了李瑞环同志《关于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的若干问题》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 民族、宗教问题是重大的问题,也是复杂的问题。它常常涉及千百万群众,有时还联系到某些国际因素,因而处理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3.
试论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冯今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是完全必要的。其实,精神文明的核心是道德。因此,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道德发展、道德建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各有关方面正在不同层面上进行多种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回族伊斯兰教学者,以富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汉文译著作品,系统地研究、整理、总结伊斯兰教的教义理论与实践,使之系统化、理论化、经学化,并力求使之更趋完备、具体,与中国封建社会相适应,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哲理性,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他们建构的这种思想体系,有人称之为“中国伊斯兰哲学”,也有人名之曰“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中国伊斯兰教教义学”。仔细推敲,不难发现这两种名称均不够精确。首先,它仅仅是回族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传统经学并结合回族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实践提出的思想体系;其次,这套思想体系属于伊斯兰教经学,很难…  相似文献   
5.
渴望朝觐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 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古兰经》3: 97) 朝觐麦加天房,是我家祖祖辈辈的愿望。先父生前对朝觐过克尔白的哈吉极其尊敬、钦羡、仰慕,给我以深刻的印象。 16年前,我跨入了伊斯兰教学术研究的大门。随着对伊斯兰教的了解逐步深  相似文献   
6.
试论周恩来的宗教观——纪念周总理诞辰100周年冯今源在几十年中国革命实践中,周恩来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处理我国宗教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有其特色的宗教观。本文对周恩来宗教观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周恩来总理处理我国宗教...  相似文献   
7.
早就想到西道堂的发祥地临潭走一遭,同西道堂人做点深层次的交往。十多年的学术生涯,使我接触了大量有关西道堂的文字资料;但缺乏与西道堂人的直接接触与交流,很难说对他们有真切和深刻  相似文献   
8.
香港伊斯兰教团体简介(二)冯今源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总会是中国香港穆斯林的联合组织。于19世纪末经港府批准成立。前任主席扎希亚,现任主席为印度人苏冠桦。该会由香港各伊斯兰基金会组成,其成员组织有香港伊斯兰协会、香港巴基斯坦协会、香港印度穆斯林协会和香...  相似文献   
9.
王静斋(1879-1949),现代中国伊斯兰教著名经学家、翻译家、大阿訇,与哈德成、达浦生、马松亭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阿訇”。  王静斋,名文清,经名叶尔孤白,以字行。回族。清光绪五年(1879)农历二月初二日诞生在天津清真北大寺附近一阿訇世家。8岁时始学习阿拉伯文,受教于其父兰庭阿訇膝下。后来他在《五十年求学自述》中回忆道:当时自己贪玩,“因此屡受先父痛挞,邻里亦多白眼相加。戚友怂先父迫我改途,先父不可,居恒语余曰:‘汝既知戚友不以尔为可造之材,自当努力上进。异日学成,能集二三子课读,余愿已足,不敢再作非分之…  相似文献   
10.
香港伊斯兰教团体简介(一)冯今源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该社为中国香港华人穆斯林人数最多的伊斯兰教团体。1918年获香港政府批准立案注册,1927年正式完成社团注册手续,1929年正式成立。社址在湾仔陈东里7号。前任主席脱维善(?~1990,曾任中国人民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