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2.
池田大作的生命论伦理观——以《生命的尊严》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神丰  冉毅 《伦理学研究》2006,(2):62-68,77
伦理本源于社会生活,伦理的基础应当是人的生命和生活。池田大作立足于人的生命尊严来阐发幸福,倡导共生的道德风气,对生命的意义给予了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池田大作关于生态伦理的思考理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命得以存在的资源要素之一。池田大作认为,环境污染问题,如同核武器一样,乃是人类灭绝论的两个根据之一。池田大作作为一名宗教思想家,始终关注着对于人类的前途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环境问题,其关注之甚可以从他与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的对谈时“言必及之”窥见一斑。考察池田大作关于环境问题的论述,不难发现:“依正不二”是他生态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也是他看待这一问题的基本视角,从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对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具有启示意义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中的作用 ,如何使科学技术真正为增进人类的幸福服务 ,这是处于世纪之交的思想家们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日本著名宗教思想家池田大作曾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的涉猎 ,对于2 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 ,特别是在他同罗古诺夫教授、保林博士和汤川秀树博士等世界级自然科学家的对话中 ,尤其表现出了他的博学和他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人文关怀 ,从中可以发现其丰富的科技伦理思想蕴涵  相似文献   
5.
佛教慈悲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与相互尊重,就是一种为他人的利益与幸福做贡献的利他精神,也是慈悲为怀普度众生的佛教伦理的道德标准.慈悲实践也是生命创造价值、维护生命尊严、实现人的生命同宇宙生命——“终极之存在”的融合.创造价值之过程就是以“慈悲”精神为指导的“利他”实践.这是池田基于天台《法华经》智顗大师利他宗教哲学思想,践履于社会的原点.这一思想对于伦理道德风尚的提倡,转化为社会向善、向上、向高尚的正能量,有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这里所评述的中道思想是日本最大的宗教团体——创价学会的领导人池田大作的核心思想之一。它以传统佛教的“三缔论”为基础 ,并揉合其他思想家的思想 ,展开为“色心不二”、“依正不二”、“生死不二”、“善恶不二”和“资社不二”等五个命题 ,分别从哲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层面对当代社会所存各种问题作了分析 ,试图以“不二法门”来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即和平与发展问题寻求解决途径 ,提供理论性指导。其中不乏许多有价值的思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