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论寻乐顺化与周敦颐的道学知行观关童宋代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整合与变革时代。当时的士大夫们鉴于唐末五代的变乱无主,而在北宋中期开始努力把宋初以来形成的歌舞升平的个体求乐之风异化为寻求人生之大乐———“道”乐,并借先秦儒家的“孔颜之乐”来使之规范化,又进...  相似文献   
2.
《论语·里仁》:“子日:‘朝闻道,夕死可矣!’”又《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儒家之重道,于此可见。然儒学广大,纵观儒家典籍,论及“道”旨之处何啻千计!使后之学者难挚纲领,又往往不免于执偏以论道。今检《论语·里仁》之曾参概述孔子“一以贯之”之道为:“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1”戚戚然似有所得。曾参为孔门弟子之高才者,孔子道学精髓,必当得之于心,方能对孔子面训的“吾道一以贯之”应而不问,也就是说,“忠、恕”二字即代表了“夫子之道”的全部“秘旨”。历来学者对曾参之语,疏而略之,以为只是如孔子训诲其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