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特色的宗教学学科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其二是宗教学原理,即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形成的关于宗教的本质、规律、功能以及方法论的知识系统;其三是指宗教研究领域的宗教学,即除以上二者外,还包括对各大宗教的概念和理论、经典和历史所做的研究。作为一级学科的宗教学包含了七个次级学科,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宗教学原理、世界主要宗教、中国宗教史、外国宗教史、中外宗教经典和宗教与社会现实。论文对加润国、李建欣二位先生的有关论文做了评论,并在评论过程中指出了目前宗教学领域存在学科定位不科学、分支学科设置不合理以及碎片化等问题,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现代文化是一个包含理想主义哲学、科学传统与犹太-基督宗教传统的整体,其主要来源是古代的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这两个部分在现代西方文化中既有对立和冲突的一面,又有共存互补的一面。二者之间共存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的物质、道德以及精神需要,同时也是西方文化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本文特别提出:人类多维需要之被满足的广度、强度和平衡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试论犹太哲学及其根本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犹太人是一个伟大而智慧的民族,她为人类贡献了《圣经》,创立了一神教,对人类文明尤其是西方文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然而,谈到哲学,人们往往会问:犹太人有哲学吗?如果有,其特点是什么? 一要弄清什么是犹太哲学,还需从什么是哲学谈起。众所周知,哲学肇始于古代的希腊。在早期的希腊哲人那里,哲学被规定为“对智慧的爱”。爱就是追求或探索,智慧就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真理,用以爱智的工具就是人的理性思维。因此,所谓哲学,乃是人类理性对于宇宙和人生之根本问题的反思和求索。理性反思的对象可以有许多,而哲学反思的乃是其中…  相似文献   
4.
犹大学者迈蒙尼德(MosesMaimonides,1135-1204)在其《迷途指津》这部巨著中,提出了独特的先知论,表明了神与人、信仰与理性、宗教与哲学的协调统一性。迈蒙尼德的先知论是一种带有浓厚理性色彩的信仰主义学说,曾经在犹太宗教和思想发展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洛克的物质实体学说与巴克莱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到现在,巴克莱与洛克的关系依然是西方哲学史界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这个课题所涉及的方面很多,其中较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人对洛克是否具有物质实体学说以及巴克莱的“非物质主义”是否把洛克作为批判对象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见解。原牛津大学教授J·贝内特(Jonathan Bennett)指出:在巴克莱哲学中司空见惯的“物质实体”这一短语,“在洛克那  相似文献   
6.
本文的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中世纪最大的犹太哲学家迈蒙尼德的生平和主要著作 ,着重阐述了他的宗教哲学名著《迷途指津》:该书的写作目的 ,篇章结构和内容梗概。第二部分则重点揭示了迈蒙尼德哲学的基本特征 ,这就是通过对《圣经》的隐寓性诠释调和犹太传统和希腊精神 ,“调和理性和信仰 ,既要使信仰的东西符合理性 ,又要使理性为信仰服务。”但是 ,迈蒙尼德并没有把“理智的信仰”原则贯彻到底 ,在他的体系中存在着许多先后不一和矛盾之处 ,而这与他在矛盾面前采取的“亦此亦彼”的方法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傅有德 《世界哲学》2004,(1):112-113
2003年8月10日至17日,第21届世界哲学大会在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大都市伊斯坦布尔举行。这次大会是由国际哲学学会联合会主办,由土耳其哲学学会承办的。会议的主题是“面对世界问题的哲学”。土耳其哲学学会会长库茨拉底的欢迎词说:“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哲学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宗教热现象的兴起,我国的西方宗教哲学研究也获得了较快发展,象德国古典宗教哲学研究、现代西方宗教哲学的传播与研究就十分活跃,出版了一些较为重要的论著,例如谢地坤的《费希特的宗教哲学》、赵要的《黑格尔的宗教哲学》等著作。这些著作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犹太教改革采取了“兼顾彼此”的态度。其结果是在帮助犹太人融入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存留了犹太教,进而保住了犹太人的族性。犹太教的经验为中国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经过革新的传统仍然可以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观。有鉴于此,中国人在传统和现代的抉择面前不应“非此即彼”,而应该取道于两者之间,即在实现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的同时,继承和革新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使之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安顿和族性。犹太人的经验之所以可被借鉴,乃因为当代中国人和当年的犹太人面临类似的文化危机,面临同样的实现现代化和改革传统以保存族性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10.
尚异是犹太人的特性。它蕴藏在犹太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里,体现在犹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犹太人在各个领域的杰出成就与其尚异特性有密切联系,同时,其悲惨遭遇也在一定程度上与之有关。犹太人求异、尚异的目的在于使犹太教区别于异教,并借以使犹太人区别于异族。犹太人之所以尚异,并能特立独行于世,在理论上源于圣经里自由、平等的价值,最终源于与众不同的唯一神信仰。揭示犹太人的尚异特性对于普遍具有尚同意识的中国人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