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李贺  莫雷  罗秋铃  莫然  俞梦霞  黎沛昕  衷禾 《心理学报》2014,46(9):1347-1354
探讨签名的位置以及是否预告签名信息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同时探究不同承诺形式对个体道德行为的调节作用, 从而揭示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影响的机制。实验1比较不同签名的位置与是否预告签名信息两种条件下, 被试在有奖抛掷骰子的游戏中的诚实性表现。结果发现, 当游戏前告知需要签名时, 签名位置对被试的诚实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而在游戏前不告知需要签名时, 上位签名的被试比下位签名的被试更倾向于做出诚实行为。实验2比较口头承诺方式与签名方式对个体诚实行为的影响, 结果发现, 口头承诺与上位签名均能促使个体做出诚实行为。结果表明, 签名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影响, 是通过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而实现的; 签名位置的效应, 实际上是由于启动的时段不同造成; 同时, 通过口头承诺的方式, 同样可以启动个体的自我认同感, 从而促进其实施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2.
基于道德与清洗的联系,我们假设,人们可能在经历非道德范畴的负效价事件后也会引发出“清洗”的倾向,而在经历正效价事件后则会引发“保留”的倾向。三个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结果表明,被试在回忆道德或非道德范畴的负效价事件时,都会更多地选择具有清洗功能的物品,表现出“清除”负效价事件的倾向;相反,被试回忆正效价事件时,则会倾向选择具有保留功能的物品,表现出将正效价事件“保留”的倾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