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号文件在理论、方针和政策层面都是对此前党的宗教工作实践经验的新概括,也是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理论、方针和政策逐步形成、逐渐明确和日臻完善的新起点。1982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一文,即中发1982年19号文件。  相似文献   
2.
在长期抵御宗教渗透的实践中,中国党和政府形成了一整套抵御宗教渗透问题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认为宗教渗透和危害涵盖思想、组织、政治三个层面,且相互交叉重合;宗教渗透具有国际、国内和宗教自身三个原因;要从思想认识、交往原则、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做好抵御宗教渗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重要论述,体现了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等思维方法,这对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思维观察和理解宗教现象、分析和解决宗教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对包含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中的宗教理论的提炼概括。它经历了创立、发展、丰富和成熟的阶段,既一脉相承又具时代特性;包含了党认识宗教属性、处理宗教问题、做好宗教工作的基本观点及经验总结;体现了其实践特性和理论价值,在其指导下党完成了宗教领域的拨乱反正、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政策体系、全面提高了党的宗教工作水平,引导宗教发挥了积极作用。它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与时俱进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随着宗教工作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党对宗教问题的处理,在理论上日益成熟,在政策上日趋完善,在实践上日渐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成为抗日的一支重要力量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我国绝大多数宗教界人士与绝大多数中国人一样都积极投身于这场伟大的反侵略战争。积极奔走,争取外援。佛教界圆瑛法师和太虚法师、伊斯兰教界达浦生教长;基督教界刘良模、邓裕志等都纷纷出使国外,介绍中国抗战情况,揭露日寇侵华暴行,“所经之处,亲华的空气,随之浓厚”,并…  相似文献   
6.
何虎生 《宗教学研究》2004,1(1):103-107
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初步形成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合理内核的继承,是对自己在革命实践中关于宗教和宗教问题的认识和实践的总结.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关于宗教政策的规定是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形成的标志.中国共产党宗教政策的初步形成,是以后党制定宗教政策的一个雏型,也是党探索宗教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适应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战略出发,提出了建立和谐宗教关系的理论;强调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宗教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地位,要求加强和改善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形成了对宗教问题的新认识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8.
正道教是我国的传统宗教,道教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道教典籍集中反映着道教的价值理念,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等方面有着充满智慧的论述,其中许多内容都可以与当今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在不同场合多次借用道教典籍中的语句,表达他对国家治理、国际交往、个人修养中一些现实问题的主张。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应有之义.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教育是我国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关系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关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培养。其内容主要包括“五点”:基本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关键点是崇尚科学与反对迷信的教育,核心点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教育,着力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落脚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何虎生 《宗教学研究》2005,5(1):104-109
中国宗教界素有自我革新和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传统,在党和国家的推动下,中国宗教界对旧中国宗教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民主改革,克服了旧中国宗教所具有的半封建和半殖民地性质,开始了宗教与新中国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历程.改革后的中国宗教获得了新生,宗教界人士成了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信教群众成了新中国的一支重要建设力量.何虎生.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