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引言现实生活中,从演奏乐器到操作机械,从织毛衣到表演杂技等实践活动,都要依靠人的双手灵活的协调动作。人们发现,双手协调的迅速性和准确性,不仅与作业本身的难度和复杂程度有关,而且与操作者的人格特征也很有关系。因此,探讨影响双手协调能力的人格因素,对职业选择和人员选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特质论的代表人物卡特尔(R.B.Cattell)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获得了16种根源特质,他认为16种根源特质是构成人格的最基本元素,是个体行为特点的最终根源。卡特尔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用来测定个体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健康,是每个人所希望和追求的,它是提高生活质量和保证事业取得成就的重要条件。但什么是健康?一般人们认为,身体没病,能吃能睡能干活,就是健康。这种看法从现代的观点看是不全面的。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解释是,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如果一个人身体结实健壮,但却心理不正常,整日情绪忧郁,悲观厌世,经常无故紧张,烦恼,猜疑,那他就不是一个健康的人。因此健康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困为心理本身不仅可以成为一种病态,而且还可以影响身体健康而导致疾病。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在  相似文献   
3.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之一,是检查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对改进教学,发展学生智力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考试改革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和具体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在认识考试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普遍心理学课的教学在考试改革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伪忽视(pseudoneglect)是指个体存在的轻微偏左的不对称空间注意,而视觉空间伪忽视(visuo-spatial pseudoneglect)和表征伪忽视(representational pseudoneglect)是其两种主要表现形式。研究初期,研究者认为两种伪忽视基于相同的注意定向左偏机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们仍存在神经机制的差异。本文主要从两种伪忽视神经机制的异同出发,梳理分析近期研究结果,以期增进对伪忽视的理解。未来研究可以从认知时间进程角度或设计更为完善的研究范式进一步探讨这两种伪忽视神经机制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测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活动中的思维,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它是创造力的核心,是智能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研究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心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近年来,随着对创造性活动研究的深入和培养创造性人才的迫切需要,开展对创造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Y—G人格测验量表对高中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具有许多共同的人格特质,如乐观、自信、开朗活泼,干事效率高,喜好人际交往,具有社会指导性等优点,但也明显存在主观性强、合作性差的弱点。二者人格特质的差异是,独生子女在神经质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合作精神却比非独生子女差;在人格类型上,独生子女B和B'型人格少于非独生子女,问题行为者较少。  相似文献   
7.
人生的道路是崎曲坎坷的,人们在前进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是,如何对待和处理挫折,却是各不相同的,产生的影响和效果也就迥然有异。有的人在挫折中徘徊,消沉,不能自拔;有的人在挫折中奋发,成才,崛起。认真研究挫折的起因及其行为表现,正确地对待挫折,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持身心健康,使我们进行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有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目的近年来,随着国内心理卫生工作的逐步开展,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状况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一些大专院校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开展了大学生的咨询与服务工作,并进行了一些调查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情况和资料,为解决大学生中的学习困难、情感危机、社会适应不良以及预防精神疾病,从事心理发展指导进行着有效的工作。目前,有关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国内虽有报道,但仅为对医学生和工科专业大学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