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探讨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以及青少年自身迷走神经功能对两者关系的影响。采用“心算任务范式”及问卷法, 对224名青少年及其父母进行测量与调查。结果发现:(1) 母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外化问题行为, 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教导理念负向预测青少年内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2) 当青少年迷走张力较低时, 母亲情绪不干涉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 当青少年迷走抑制较低时, 母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内化、外化问题行为, 父亲情绪失控理念正向预测青少年外化问题行为。综上, 父母元情绪理念能够预测青少年问题行为, 且父母元情绪理念对青少年问题行为影响存在差异。同时, 迷走神经功能对父母元情绪理念与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关系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一例大学生因失恋而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在大四上学期末因与女友分手,再加上考研压力大等原因,出现情绪低落、焦虑,伴有失眠、食欲不振、上课精神不集中等症状,间断持续近两个月,前来咨询。咨询师根据求助者的情况采用了合理情绪疗法,经过4次咨询,求助者的情绪基本好转,睡眠和食欲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咨询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采用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策略考察不同民族文化对负性情绪调节主观体验和事件相关电位活动的影响。结果发现,汉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个体在两种策略下均呈现负性情绪感受显著降低,并且汉族表达抑制的情绪体验得分低于少数民族。此外,负性情绪图片相比中性图片诱发了更大的P2成分,表达抑制相比认知重评在额-中区诱发了更大的P3成分。更重要的是,900~1200ms时间窗内,汉族个体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后LPP波幅均降低,但少数民族文化个体仅在认知重评条件表现出LPP波幅的显著下降。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负性情绪调节的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4.
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线索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丽  王振宏  王克静 《心理学报》2011,43(12):1408-1417
运用书写任务与信息反馈方法诱发与信任不相关和相关情绪, 采用信任投资任务和自我报告法研究了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影响的受信者信息与情境线索的依赖性, 即线索效应。结果发现:(1)在不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熟悉的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在不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与中性和消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差异不显著。(2)在相关情境和在对受信者熟悉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在相关情境和对受信者陌生条件下, 三种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显著, 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投资信任和直接报告的信任显著高于中性与消极情绪条件下, 中性与消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积极情绪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存在受信者信息与情境线索的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6.
摘要:群体共情是指群体成员内化和间接体验另一群体成员的认知和情绪情感的过程。群体共情与个体共情不同,表现在身份感、共情偏好和文化影响的差异等方面。群体共情对群际关系具有促进作用,有助于减少群际冲突,促进群际亲社会行为。共情动机和文化框架转换是分析群体共情对群际关系促进机制的两个视角。未来研究可以探索群体共情与个体共情神经机制的差异,建立群体共情对群际关系影响的综合模型,探索群体共情在群际关系改善中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