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持大镰刃收获庄稼的农妇,昂然挺立,充满豪气,代表了法国人民的崇高和坚强。这幅画体现了画家的艺术主张:歌颂劳苦大众,既表现他们的高傲与尊严,又让人们看到他们内心的纯净美。  相似文献   
2.
阳光下休息的女孩沉浸在蒙眬的睡梦中.体态妩媚.脸孔秀丽.画面色彩豪华甜美.给人一种满足感.糅合世俗的欲望与诗的梦想.使整幅画充满独特的生命力与鲜活的气氛。  相似文献   
3.
四、茶器禅茶之器物,非美器,非宝器,非古器。以圆虚清净之心为器。以此清净一心为器,乃禅机之茶。世间所赏名物茶器不足为贵。啜一盅茶,为何要购无价之器,藏于宝库不为宝,于道更无益。怀小人货,常为招灾之媒体。老子曰: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为益。不论器物好坏,断除善恶邪见,于己之心索得实相清净器。这里是关于茶器的阐述。禅茶的茶器是自己的本来清净之心,而非世  相似文献   
4.
即便你不是一位天才,但只要认真探悉天才大师们的超常创造性思维策略并巧妙嫁接于已,你就极有可能大大激活自身创造性潜能而扬起你未来人生成功的希望风帆。人们可能对那些天才大师们是如何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过程颇感神秘,对悠悠历史长河中大师级巨匠爱因斯坦、爱迪生、达·芬奇、达尔文、毕加索、米开朗琪罗、伽利略、弗洛伊德、莫扎特等人的创造性思维策略都各有何不同特点、“蒙娜·丽莎”名画和“相对论”理论的创造大师们在思维运用上有何共性点、及我们可从中思悟学会些什么迫切希望得知一二,那就不妨看看一些专门研究这一课…  相似文献   
5.
一、费希特复兴运动费希特复兴运动开始于1962年,它的目的是要全面研究和评价费希特的思想及其作用。1962年是费希特诞辰200周年,1964年是他逝世150周年。这个时期对于费希特研究工作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第一、开始了研究费希特的新方向。第二、西德巴伐利亚科学研究院开始编辑出版新版的费希特全集。二十多年来,对于费希特的研究工作已经从德国和欧洲波及到世界各地。新版费希特全集原定的三十卷中已出版二十多卷。费希特复兴的新研究运动正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道教生命哲学及其在日本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日本的医学医疗明显地表现出偏重“技”即偏重机械和技术的倾向,这与老庄道家的“道”哲学明显不同①。“道”哲学是以与“技”相对应的“道”为中心,探究人的生命根源(即人的生命本来是什么)的问题。我是一个专门研究中国思想的学者,据我所知,“道”哲学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在日本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今天我将站在老庄道家的“道”哲学的立场,围绕“技”和“道”的实践哲学问题,着重讨论以“道”为核心的道教生命哲学的内容及其在日本的影响。一“技”和“道”是中国古代老庄哲学和依据这种哲学发展起来的道教宗教哲学…  相似文献   
7.
地球人的地球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球伦理的意义1、对于人及人以外事物的“人之道”伦理学通常可以说是关于人类和人们之间相互关系有关道德的学问.它是研究道德的起源、发展、本质、规范等等.伦理学这个名词,在日本是由哲学家井上哲次郎(1855—1944)开始采用,作为ethics一词的翻译.如果伦理是关于道德的学说,此道德即“人应行之道”,伦理学和道德学从本质上应该是相同的,是关于“人之道”的学说.所谓“道”不只是“人应行之道”,不但指人类走向何处,还要使所走的道路成为最容易、最方便和最有秩序的和行得通的道.“道”在现实生活中,以“任何人的行为应该遵循”的“道”表现为最普通的义务性概念.  相似文献   
8.
在苏联,由于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伟大革命改造,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苏联的生活方式决定了社会意识的普遍无神论化,因此,在苏联社会生活中,科学无神论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得以充实和扩大,科学无神论同物质和精神实践的各方面、各领域的联系得以巩固和完善。在信教者中间,虔诚狂热的信徒逐渐减少,这类现象证明,宗教在我国社会中的影响正在减退。  相似文献   
9.
宋仕婕  佐斌  温芳芳  谭潇 《心理学报》2020,52(8):993-1003
通过实验研究了群际互动中个体对不同来源身份的消极群体评价的情绪反应及群体认同的调节作用, 并从情绪-行为反应的连续性视角探索群际敏感效应的行为表现及内在机制。结果发现:(1)相比内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 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更能引起消极情绪反应; (2)群体认同对群际敏感效应起调节作用, 高群体认同者对来自外群体消极评价的情绪反应更加负面, 而低群体认同者这种趋势并不明显; (3)高群体认同者在经历外群体的消极群体评价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内群体积极行为, 且消极情绪反应对此起中介作用。研究扩展了群际敏感效应的适用范围, 并为探讨其内部机制和后续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面孔认知研究表明, 人们识别和再认自己所属群体(如种族、性别、年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群体面孔的成绩。近年来围绕面孔识别的这种自我群体偏向进行了实验研究, 研究者提出了知觉经验说和社会认知论两种理论来解释其认知加工机制, 而类别化-个性化模型和双路径模型则是将两种理论分别加以整合提出的新解释。研究者还对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的神经机制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任务等因素对自我群体偏向的影响。提升面孔识别自我群体偏向研究的生态效度, 构建整合性理论模型以及加强跨文化和本土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